可可西里巡山日記|直面風雪 守護生靈
可可西里,在哪里?
翻雪山、穿冰河。眼前是一望無垠的大地,耳畔是呼呼作響的狂風,車輛漸漸隱沒于風沙之中。
1月17日起,記者與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赴可可西里腹地,開展2024年第一次可可西里巡山采訪報道。從索南達杰保護站出發,巡山隊員完成卓乃湖、可考湖等重點地區的巡查。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高達到6860米,以230多種野生動物和202種野生植物的珍藏,成為世界上令人嘆為觀止的生物基因庫。可可西里所在的三江源,擁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三十年前,時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副書記的杰桑·索南達杰為守護可可西里,遭遇歹徒襲擊,不幸犧牲在可可西里腹地太陽湖畔。
三十年過去,一批又一批環保衛士踏冰臥雪、義無反顧。與盜獵分子對峙,和食肉動物周旋,與殘酷自然斗爭。
沿著青藏公路,車隊駛向昆侖山。高山戈壁,黃土白雪,蒼茫遼闊的荒野畫卷在眼前鋪陳。頭痛、胸悶、流鼻血……由于驟降的氣溫和極高的海拔,再加上車輛顛簸起伏,每個人都收到了可可西里的“見面禮”——高原反應。
行駛七個小時左右,車隊抵達位于可可西里中心地帶的卓乃湖。冬季的卓乃湖不同于夏日,湖面結冰后黯淡無光,遠處是積雪覆蓋的山梁,湖岸邊是枯黃的草地。
看起來單調乏味的景色背后隱藏著痛心往事。20世紀80年代,非法偷獵者大量涌入。目睹過因貪婪而生的惡行,讓每個巡山隊員握緊了拳頭。
“可可西里生態價值不可估量,堅持人工巡護就是震懾違法犯罪。”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局長阿旺旦巴說。
高原風雪,難涼熱血。全面保護讓可可西里十幾年未聞槍聲,藏羚羊種群數量已從不足2萬只增加到7萬多只。如今在產仔高峰期,有超過3萬只藏羚羊聚集在卓乃湖產羔。
多年來,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的巡山隊員們早已習慣了巡山路的風霜。但比嚴寒更難熬的是荒原上無聲的孤寂,巡山隊員與家人聚少離多,崎嶇不平的巡山路裝滿了他們對家人的思念與牽掛。
2023年5月31日起,無人區不再無信號。
卓乃湖保護站開通了5G基站,標志著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中心區域可通過5G網絡連接全球,藏羚羊遷徙產仔高清視頻實現實時回傳,三江源國家公園邁出智慧化管理的關鍵一步,讓巡山路上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懷抱風雪、傲立高原的可可西里,是庇護高原精靈生生不息的家園。一代又一代巡山隊員守護著這里的生靈,捍衛著他們心中的理想與信念。他們告訴記者,除了藏羚羊,還有野牦牛、藏狐、藏野驢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會出現在巡山路兩邊向他們“打招呼”。
“每次看到藏羚羊媽媽為了幼仔不遠千里遷徙,我都很感動。這是我們堅守在可可西里看到的最美風景。”巡山隊員尼瑪扎西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可可西里巡山日記丨卓乃湖之變
冬季的可可西里,哈氣成冰。記者和巡山隊員將完成一個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任務——巡護卓乃湖。[詳細] -
可可西里巡山日記丨開往幸福溝
所謂幸福溝,并不是官方稱謂,而是巡山隊員們取的名字。巡山隊員詹江龍告訴記者,巡山時從索南達杰保護站出發,越往深處走,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條件也越艱苦。[詳細] -
可可西里巡山日記|無人區的第一個保護站
可可西里常被人稱為“最后的凈土”,除了因為這里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罕見的地質景觀外,更因為這里自然環境嚴酷、人跡罕至。[詳細] -
可可西里巡山日記|親近自然是人的本能
迎著寒風,我們繼續向無人區進發,路邊不時出現的藏羚羊、野牦牛成了我們的同伴。可可西里高寒缺氧、人跡罕至,但總有一股力量,吸引我們不斷向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