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放大“三個效應”發展院所經濟 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2月5日,無錫市政府在中航工業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召開在錫大院大所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會商研究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思路舉措。無錫市市長趙建軍強調,要不斷放大“三個效應”,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為新質生產力積蓄新動能
無錫科技創新資源豐富,江南大學、無錫學院、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中航工業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航發控制系統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電科五十八所、中國船舶七〇三所無錫分部等均坐落在無錫。
與會高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圍繞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建設、鼓勵市屬高校與院所協同技術攻關、推動超算進校園進企業、支持航空產業發展、做強做大太湖實驗室、完善新質生產力孵化配套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意見建議。對此,趙建軍表示,要及時梳理形成問題訴求清單、創新平臺建設清單、高端人才引進清單和細分領域產業化項目清單,認真研究辦理,扎實推進落實,務求落地見效。
“希望廣大高校院所與我們一起攜手打造最優科創生態,把更多的項目和資源引入無錫,讓無錫科技創新的脈動越來越強勁、高質量發展的底子越來越厚實。”趙建軍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扎扎實實做好科技創新各項工作,推動院地合作再結碩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更多新動能。
不斷放大“三個效應”
“當前無錫推進科技創新要堅持聚焦聚力、群策群力,走深走實、走在前列。”在趙建軍看來,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關鍵在于不斷放大“三個效應”。
一是放大支撐效應。全力支持高校院所提升能級,爭取布局更多重大創新平臺,建強科研基礎設施集群,整體增強科技研發能力;支持高校院所圍繞“465”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科學優化學科布局,增強服務地方發展能力,特別是聚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更多實驗室建在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中,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
二是放大溢出效應。推動技術溢出,完善“企業出題、院所出智、協同破題”創新機制,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打破院所與社會、企業的“圍墻”;推動人才溢出,探索建立院所與企業間科技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推出更多“科技副總”“產業教授”;推動公司溢出,深化“一所一策”“一所一園”等合作模式,孵化培育一批硬科技、高產值企業,探索高校院所與供應鏈上的民營企業設立市場化合資企業,力促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無錫。
三是放大破冰效應。在體制機制上做好管理“減法”和激勵“加法”,完善產學研合作、多元化科技投入等制度,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在集聚發展上優化產業園區空間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山水東路科創谷、太湖灣總部經濟園等規劃建設,打造環太湖科創圈示范標桿;在有機結合上制定落實支持市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專項政策,推動重點產業鏈新型研發機構全覆蓋,實現“有目的的創新”與“有組織的創新”相融共進。
趙建軍表示,新的一年,無錫市將更加注重發揮企業主體地位和政府推動服務“兩個作用”,當好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組織者、企業主體作用發揮推動者、全鏈路科創載體搭建者、創新要素資源配置優化者;并將制定出臺并精準落實支持高校院所建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順心工作、安心發展、舒心生活營造良好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