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金字招牌”時代 “老字號們”何以求生機?
中新網上海11月9日電 (鄭瑩瑩)過了“金字招牌”時代的老字號如何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在本屆進博會上,或可探尋一二。
本屆進博會上,今年恰好迎來65周年紀念日的“上海牌手表”增添一款“新貌”,與法國設計師珠寶品牌DJULA聯名,新添“搖滾風”。
上海牌手表,曾與鳳凰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一起,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熱捧的“老三件”。上海牌手表產量一度占全國手表產量的四分之一,那時,每4個戴國產表的中國人中,就有1個戴上海牌手表,截至1990年,上海牌手表累計生產了1億只。
時代巨輪向前,傳統表業也需要迎接新生機。而今,“上海”“海鷗”兩塊“國產品牌表”已被納入豫園股份旗下漢辰表業的麾下,開始升級之路,希望能吸引年輕消費者關注傳統品牌,引領“新國潮”。
復星國際聯席CEO、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表示,競爭環境的變化,新品牌、國外品牌的多樣化選擇,都給老字號品牌的生存帶來很大壓力,求新、求變方為成功之道,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對傳統品牌進行創新。
在本屆進博會上,除了展新顏的“上海牌”手表,漢辰表業還推出其他三款聯名腕表,在“進博大舞臺”展示西方時尚與中國經典碰撞的魅力。據介紹,發源于上海老城廂的豫園股份,目前旗下擁有17個中華老字號品牌及多個國內品牌。
除了表業以外,上海其他“老字號”也在探索新路上不斷嘗試。在珠寶時尚產業,老廟不僅嘗試網絡直播帶貨,還在上海開設首家好運時尚店等,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喜好。餐飲方面,今年9月,邁入第120個年頭的南翔饅頭店走出豫園商圈,在上海浦東開啟首家新模型連鎖化樣板店……
不論是加快品牌年輕化、新國潮化步伐,還是嘗試新銷售路徑,“老字號們”的求新、求變之路還在進行中,傳統品牌能否打出新的“金字招牌”,也有待時間考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