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累計轉入京津基本單位超4萬個
河北省統計局日前發布《2021年河北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河北省積極構建協同發展大格局,主動對接京津、服務京津,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
區域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2021年,河北省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達到40391.3億元,占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9%,與上年基本持平。積極應對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局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生產生活影響,河北在協同發展中的腹地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河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萬企轉型”行動和“千項技改”工程引領帶動作用,產業優化升級步伐堅實有力。河北與京津共設科技專項,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超300億元、增長40%以上,技術合同成交總額超1000億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超6000家。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區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89家,占全國的12.4%。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顯著
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哈高鐵京承段正式開通運營,京唐城際、津興城際等項目加快建設,曹妃甸港區新增LNG碼頭、黃驊港礦石碼頭續建工程等加快推進,河北鐵路里程達到80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8087公里,均居全國前列,基本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河北與京津交通一卡通實現縣級全覆蓋,加快融入首都“1小時交通圈”。
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取得成效。河北與京津積極開展聯合行動,開展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聯合預報會商,圓滿完成重點時段空氣質量保障任務;落實京冀、津冀重點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密云水庫上游潮河、白河和于橋水庫上游沙河、黎河出境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
產業轉移深入推進。2021年河北省
承接京津轉入單位5616個,其中,法人單位3475個。河北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健全機制,優化布局,營造環境,有序制定配套政策。加強與北京對接,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向雄安新區、環京地區、省內其他市縣梯度布局,中國農業大學涿州教學科研基地等項目在河北落地。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累計簽約項目160個,總投資487億元。截至去年底,河北累計轉入京津基本單位40238個,其中法人單位28853個,產業活動單位11385個。聚焦創造“雄安質量”目標,啟動區和起步區等重點承接片區加快建設,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階段。
重點領域協同向縱深拓展
河北廊坊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北三縣“1+5+12”規劃體系已經形成,北運河廊坊段與北京段實現同步旅游通航,軌道平谷線和安石路開工建設;舉辦2021年北京·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簽約合作項目82個、總投資877億元。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順利推進。河北與北京組建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委會,臨空服務中心、綜合保稅區等基礎設施項目完工。廊坊臨空經濟區完成投資增長18.5%,高于全省投資增速15.5個百分點。
公共服務領域合作深入拓展。河北積極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河北延伸,持續抓好中小學跨區域合作辦學,高職院校跨省市高職單招試點有序開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扎實推進,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一期項目完工并投入運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秦皇島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納入第二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檢驗結果互認機構達到485家、互認項目43項,跨省(省內)普通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機構實現縣域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