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發展趨勢預測:資本市場繼續向實體經濟“傾斜”
除了產業升級與區域協調發展,資本市場的未來趨勢同樣是各界對于江蘇經濟關注的重點。整體而言,2023年江蘇企業、產業和區域在資本市場均領跑全國,江蘇經濟增長復蘇獲得了強勁的金融之力。
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蔣昭乙認為,2023年我省信貸投放結構較為優化,精準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制造業貸款增長幅度較大、基礎設施領域信貸投入不斷提升、普惠小微融資不僅覆蓋面廣而且數量增加等。在股票市場,江蘇上市公司不僅數量領先,更有質量。
2024年,我國資本市場的宏觀趨勢如何?從信貸、證券到房地產,江蘇重點金融領域的市場供求及政策導向將向何處去?實體經濟——尤其是先進制造業將贏得怎樣的金融支持?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信貸
制造業、普惠小微融資將較快增長
融資成本將持續下降
蔣昭乙預計,2024年江蘇信貸投放將出現三方面趨勢。
從融資類別看,2024年我省融資規模和速度仍將穩步增長。2023年銀行信貸與債券融資較快增長是主要推動力量,其中企業債券、政府債券融資增量尤為突出。2024年將延續這一趨勢。
從信貸結構看,2024年信貸投放結構將持續優化,更加突出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將不斷攀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是重中之重。此外,針對農業薄弱環節的涉農貸款也將繼續較快增長。
從融資成本看,2024年我省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將會持續下降。2023年12月,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86%、4.12%,處于歷史低位。預計2024年金融部門未來還將持續釋放LPR改革潛力,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不斷推動江蘇全省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持續穩中有降。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陶士貴預計,2024年我國信貸政策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精準有效穩健實施。2024年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重點推動五個方面的“金融突破”: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推動央行資金服務實體經濟三個千億工程提質增效,繼續落實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1+X”杠桿行動;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力度;增強金融服務普惠小微能力;深化數字人民幣在智能合約、物聯網支付、綠色發展等領域應用,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葛揚預測,2024年江蘇金融機構將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證券
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發展將更穩健
陶士貴預計,隨著金融體制和機制不斷改革完善, 2024年江蘇資本市場發展將更穩健。證監會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要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從維護市場公平性出發,系統梳理評估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安排,重點完善發行定價、量化交易、融券等監管規則,旗幟鮮明地體現優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蔣昭乙分析,2024年江蘇證券市場可能趨勢有三。一是進一步發揮金融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助力我省實體經濟高水平發展。江蘇證券業正通過社會財富金融化與產業資本證券化構建內部循環,加大服務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力度,推進技術要素證券化,實現在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二是進一步融入創新發展戰略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當前,以設立科創板為代表的注冊制改革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證券公司通過提供承銷保薦、并購重組等投資銀行服務,推動產業資本證券化程度大幅提升,為科技企業打好核心技術攻堅戰源源不斷注入金融活水。三是進一步提升服務居民財富保值和增值。現階段我國居民資產配置尚不均衡,主要表現為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實物資產配置比例較高而金融資產占比較低,儲蓄占比較高而股權類資產占比較低。
葛揚預測,2024年江蘇將重點夯實資本市場“塔基”,助力實體經濟創新升級。金融監管部門將積極支持優質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加快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合力防范化解市場風險。
◎人民幣匯率
考驗企業與個人資產配置能力
陶士貴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必須保持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同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資本管理將逐步放松,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彈性將加大。他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考驗企業和個人對于本外幣資產的配置能力。
他還指出,我國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收入逐年增加,部分企業的出口金額占總營業收入高達40%甚至更多,大量的外匯收支使匯率風險日益顯現。作為外貿大省,江蘇進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中性意識和管理需進一步強化,即:企業應將匯率波動納入日常的財務決策,聚焦主業,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對主營業務及企業財務的負面影響,進而實現提升經營可預測性、管理投資風險等主營業務目標。
◎房地產
房地產融資難題將逐步化解
購房成本、門檻將降低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十余城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蔣昭乙預測,未來我省各地城市政策優化空間相對更大,各地政策出臺將會保持一定頻次,其主要方向仍是“降低購房成本與門檻”。他認為,2024年江蘇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關鍵變化——地產業將實現與資本市場的重新“健康”對接,逐漸擺脫困境。
江蘇各設區市將按照國家相關要求,不斷推出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項目“白名單”;進一步健全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積極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推動房企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協調解決房地產融資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將加強對轄區內銀行機構的監管指導,促進協調機制工作成效在銀行內部盡快落地,同時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貫徹落實前期已出臺的房地產金融支持政策。
此外,在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方面,江蘇將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商品房預售制度等改革,并強化預售許可和資金監管,推進房地產企業信用評價試點,進一步完善預售資金差異化精準化監管機制。(王峻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