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員工作有了“浙江標準”
近日,由浙江省科技廳牽頭組織實施,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農林大學等單位共同編制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和管理規范》(DB33/T 1316—2023)正式發布,并將于8月28日起實施。
此次發布的標準總體包含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組織和人員要求、服務模式、服務要求和管理要求等7個章節。在系統梳理、總結提煉浙江省科技特派員20年經驗做法基礎上,重點圍繞科技特派員“1333”工作體系,提出了創新性內容,包括提出構建“個人、團隊和法人科技特派員”3支隊伍,完善“1人+1鄉”“1團+1業”“1家+1縣”等服務模式;提出依托數字化服務平臺優化服務流程;提煉細化11項服務內容;突出科技特派員全過程管理要求和分類動態績效評估。
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3.9萬人次,投入財政經費15.36億元,助力農民增收63.5億元、企業增效45.1億元,在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取得了較好成效,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一張“金名片”。
浙江省科技廳農村處負責人表示,《科技特派員服務和管理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和引導科技特派員服務和管理,更好地為全國輸出科技特派員工作“浙江標準”,為“把最適合的人派到最需要的地方、把最即時的服務提供給最需要的地方、用最系統的科技資源支撐產業發展和用最科學的方法評價服務最好的人”提供重要的規范標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