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國際化街區建設評價指南》發布
中新網深圳9月29日電 (朱族英)由深圳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的“越深圳越國際——《深圳市國際化街區建設評價指南》”(簡稱《評價指南》)發布會28日舉行。
據悉,該《評價指南》采用“基礎評價+特色評價”的方式構成科學評價體系。其中,“基礎評價”包含街區治理、國際交往、居民素養、宜居環境、產業服務、傳播能力六個方面,以及國際化街區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工作亮點。“特色評價”則基于街區發展的特色優勢,包含規劃、建設和成果三個方面,旨在突出各創建街道的創新做法和特色稟賦,建設百花齊放、品質卓越的國際化街區網絡。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王大平說:“《評價指南》的發布,將為系統構建國際化街區建設中長期發展路線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國際化街區建設,以國際化街區建設帶動深圳國際化水平的整體提升。”
此前,深圳出臺《關于推進國際化街區建設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的實施意見》,提出創建國際化街區,突出“產城人融合、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共建共享”4個理念,從“規劃布局、公共服務、人才服務、智慧化發展、國際化氛圍、對外宣介”6個方面,推進國際化街區建設。
深圳市人大代表、南風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干事何珊珊認為,國際化街區的國際化體現在生活便利感、文化包容性、國際吸引力等方面。她說:“國際化不是‘外國化’,我們希望建設富有中國之美和中國力量,符合國際慣例和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的國際化街區,展示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講好當代中國的動人故事。”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規劃師石丹說:“正如國際化街區的口號‘越深圳,越國際’,我們希望打造一批活力多元、富有深圳特色的國際化街區,打造更加友好的國際化城市界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