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代表吁積極開展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
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金磚國家“反腐敗促進經濟發展”研討會日前以線上方式召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6月2日刊發的會議側記披露細節。與會代表呼吁各國攜手共同打擊跨境腐敗,特別是積極開展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辦,這是中方今年擔任金磚國家反腐敗工作組輪值主席開展的一項主題活動。來自金磚國家政府、企業、學界及相關國際組織的60余位代表在線參會。
與會各方認為,反腐敗需要各國并肩作戰,唯有合作才能共贏。國際反腐敗學院高級研究員愛德華·伊萬諾夫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政府面臨投入大量公共資源抗擊疫情和采取積極舉措刺激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反腐敗工作重要性更加凸顯。
印度中央監察委員會首席技術專員阿肖克·庫瑪爾援引數據稱,全球公共采購涉及的資金額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為15%至30%,其中有10%至15%被腐敗行為鯨吞,“公共采購領域反腐敗尤為重要,各國應努力創建公開、透明、競爭的公共采購體系”。
與會各方進一步指出,各國應攜手共同打擊跨境腐敗,特別是積極開展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各國在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中,應摒棄零和競爭思想,以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開展相關合作。”巴西聯邦總檢察院高級檢察官奧梅羅·安德列塔說。
南非獨立審計監管委員會主任伊姆蘭·安克爾認為,反腐敗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對腐敗風險進行評估,及時發現潛在腐敗漏洞。
在印度國稅研究院副院長維納·辛格看來,準確有效的信息和數據可成為確鑿證據,在起訴腐敗犯罪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當前反腐敗領域信息分享渠道有限,應在國際層面創建更多有效渠道,鼓勵各國加強反腐、稅務和金融信息分享合作。
會上還有代表介紹了各自實踐。其中,俄羅斯檢察院反腐敗監督與執法局副局長阿斯蘭·尤蘇佛夫透露,2019年至2021年,俄羅斯國內共有1108家企業因賄賂被處行政罰款,罰款總額高達21.08億盧布。巴西則在積極查辦跨國商業賄賂案件,由執法部門與企業簽訂協議,敦促企業建立合規制度,從而提高案件調查效率。
中方代表表示,從2019年與1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起《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到2020年與世界銀行合作舉辦企業合規經營培訓班,發起《“一帶一路”參與企業廉潔合規倡議》,一系列舉措充分表明中方建設廉潔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與會各方稱,金磚國家將進一步加強反腐敗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互學互鑒,不斷完善合作機制,為全球反腐敗治理貢獻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