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在江蘇揚州閉幕
中新網揚州6月7日電 (記者 崔佳明)6日晚,第六屆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在江蘇揚州閉幕,當晚舉行的 “偶影綿長 百花爭艷”閉幕式上,老中青三代傳承匯演,集中了杖頭、提線、布袋、皮影等多個流派的經典節目,體現了全國偶影保護傳承的成效,展現了非遺藝術的恒久魅力。
在閉幕式上,漳州布袋木偶戲《大名府》贏得滿堂彩。該劇取材于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第66回《時遷火燒翠云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戲演梁山好漢扮成雜耍藝人,混入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石秀的故事。舞臺演出時,觀眾可以依次觀賞到7組木偶雜耍藝人上場,一個接一個地在守門官前表演頂缸、耍盤、耍棍、腰鼓、舞綢、刀槍對打、舞獅等技藝。
木偶皮影劇(節)目展演作為中國木偶皮影業界最高規格的展演活動,每四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六屆。從5月30日開始至6月6日,全國31家木偶皮影院團攜31臺劇(節)目,在揚州演出36場,令揚州各年齡段觀眾大飽眼福。
展演期間,全國木偶皮影藝術界10位專家組成評委組,對全國31家木偶皮影院團的31臺劇(節)目進行了逐一評審。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秘書長唐大玉在閉幕上揭曉本屆展演活動評出的最佳劇目、最佳傳承劇目、優秀劇目、優秀傳承劇目等,并公布獲得優秀文本創作、導演、作曲、操縱表演、偶型設計制作等人員名單。
本屆展演的31個劇(節)目均獲獎,參演的劇(節)目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有彰顯革命精神、謳歌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劇(節)目,有優秀傳統經典劇(節)目以及科技托起強國夢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的新創劇(節)目,這些劇(節)目以全新演繹,別開生面的風格樣式,氣勢恢宏的舞臺呈現,高超精湛的影偶表演,帶給觀眾傳統藝術與當代文化科技巧妙融合而突顯的奇幻效果美學意境,美輪美奐引人入勝。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的木偶劇(毛巾劇)《成長的煩惱》獲得展演“優秀實驗節目獎”。該劇的木偶由毛巾和筷子、網球等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制作而成。這部木偶劇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展現出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教育問題,引導家長思考如何處理孩子叛逆期的家庭矛盾和情感危機。同時,這部劇也通過舊物利用,重新發現過了三個月使用壽命的毛巾的其他價值,啟迪人們改造生活垃圾,普及環保理念。
中國木偶皮影戲有“百戲之祖”的美譽?!芭e辦四年一屆的行業展演交流活動,不僅是推新人出新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舞臺,也是提升木偶皮影藝術文化價值,增強藝術人才自信心、責任感,挖掘傳統經典,推動院團藝術生產,擴大觀眾隊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展示偶戲非遺保護成果,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成功方式,是以藝載德,以藝促智,以藝育人的有益活動。”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陳迎憲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