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維護國家安全是使命所在、職責所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各高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持續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當前,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強化高校意識形態陣地服務管理工作仍需多措并舉、持續加力。
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做好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工作,必須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在高校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作用。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立足我國國情、各地實際,遵守教育規律,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等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凝聚人心、引導價值取向,保證高校事業與黨、國家的事業同頻共振,與時代發展同向同行。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牢固堅持“高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基層黨支部”聯動機制,將黨內法規體系融入學校管理、教學、科研、建設發展等過程中,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結合校園展板、校園廣播、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樓宇電視、高校自建APP等,實現傳播模式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緊跟信息化時代步伐,創新高校黨建路徑與形式,在抓長抓細上下功夫,持續做好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宣傳教育工作。
樹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持續發揮思政課宣傳作用。高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立“思政課程基礎在課程、重點在思政、重心在院系、關鍵在教師”的系統性理念,加強和改進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為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強的組織保證。健全完善思政課講、評、測聯合機制,選用理論功底深厚、學識淵博的教師,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將思想政治理論講正確,用扎實的理論功底將思想政治理論講深刻,用鮮活的表達方式和陳述方式將思想政治理論講活潑,并以“成效在學生”的標準來檢驗思政課效果。針對學生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基礎層次,針對性地開展思政課教學,幫助高校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馬克思主義主旋律唱得更響亮。
強化內部挖潛,提高高校意識形態陣地主體治理能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繼續提高高校管理者的依法治校意識,不斷提高學校治理能力,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正確處理高校長遠發展、學科結構調整、改革創新、隊伍發展等之間的協調聯動關系,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育人能力,夯實高校意識形態陣地根基,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形成一種崗責區配、人盡其才的高校內部分工負責機制,確保行政人員、教輔人員、教職人員各司其職,一心一意做好自身的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提高教職隊伍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著眼人才引進一批、培養塑造一批優秀、頂尖的高校教職隊伍,將學問高、德行正、能育人、會育人、育好人等作為教職人員的評定標準,將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課堂教育、學生綜合評價等作為量化指標,將高校教育能力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充分結合對口幫扶、骨干教師學習深造渠道,提高教師隊伍學歷資歷和知識涵養,鼓勵教師刻苦求知,不斷探求新知識、新理論,增強自身知識儲備。勇于開拓創新,大膽突破傳統式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采取教學競賽、課程觀摩、學生評課等多種形式,營造教師隊伍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優化高校學生服務管理,做好意識形態領域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上,高等學校要實現由“以管理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的轉變,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做優服務措施,建立高校學生群體思想教育工作的無縫銜接機制。嚴格把關學術報刊文章質量,嚴格管理高校各類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社團組織,嚴格防范非法宣傳品、違禁書籍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建立聯系幫扶制度,推動各民族師生的交往交流交融,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守好校園安全穩定和意識形態安全的底線。加強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規范、科學、有序心理健康測試,有針對性開展跟進觀察、心理疏導、指導幫扶。構建誠信電子檔案,結合學生學習表現、思想動態、遵守法律等情況,建立高校學生誠信檔案管理體系。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國家安全學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