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全國旅游市場呈繁榮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在旅游市場火爆的背后,文旅產業正呈現出在AI賦能下,實現游客深度體驗和個性化需求全面升級的新趨勢。
首先,AI技術重構了旅游服務的價值體系。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利用AI規劃行程的游客量在顯著上升。例如某旅行平臺的旅游智能體“程心AI”,能夠幫助用戶更順暢地完成從行程規劃到產品預訂的全流程,實現從“AI推薦”到“AI決策執行+預訂執行”的閉環。在筆者提出“請規劃從北京出發,到安徽滁州3晚4天的研學旅游行程”需求后,AI智能體在60秒內便生成了詳細的“滁州+鳳陽文化研學四日行”行程單,2分鐘內輸出了一份行程手繪圖,其中包括實地考察并解析歐陽修和《醉翁亭記》創作場景、唐宋摩崖石刻群書法等研學亮點,基本符合目前景區所提供的研學產品內容。同時,外文版也呈現出較好的專業度和精準度。再如江蘇蘇州在“五一”期間以全域“AI避高峰”幫助游客優化行程,黃山景區的AI伴游服務“黃小松”可通過語音交互實現即時景點講解、美食推薦,甚至可以推薦拍照打卡姿勢,小崗村利用“小崗超腦”智慧平臺實現了旅游服務、產業監測、鄉村治理的數字化升級。可以說,借助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算法,AI技術重塑了文旅產業的價值創造模式。
其次,AI成為游客強烈追求個性化與深度體驗的絕佳驅動。今年“五一”,避開旅游熱點景區和度假區的“反向旅游”成為熱詞。不少人運用AI技術,結合個人偏好就近選擇一些小眾城市或縣域旅游景區、旅游古鎮,生成個性化旅行路線,讓追求生活的松弛感、舒適性成為一種時尚,“冷門游”“錯峰游”線路成為出游經驗豐富的游客的選擇。
最后,在自主生成行程、“我的行程我設計”之外,“游客+AI”也驅動了旅游產品的價值共創。除了利用“程心AI”等平臺及各地文旅部門開發的旅游大模型外,有些具有技術背景和探索精神的資深旅游者已經開始利用COZE等AI應用開發平臺,搭建制作自有旅游規劃智能體,進行個性化的旅游線路設計和場景營造。在自用之外,還將這些自創旅游規劃智能體明碼標價,實現價值回報。
雖然應用十分多元,但現階段的“AI助游”仍有改進的空間。第一,隱私安全和倫理問題。企業開發的AI旅游規劃師智能體需要收集用戶的地理位置、消費偏好、旅游花費等敏感信息,在防泄露、防濫用方面存在安全隱患。第二,AI旅游智能體的不斷更新、迭代,對于旅游院校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師資建設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旅行社、景區、酒店和民宿等對于員工在AI技術應用的培訓也需要與時俱進。第三,專業與大眾化AI助游版本需要進行區分。AI提供更多的是基礎性的旅游規劃,缺少對非首次到訪或有特殊需求的游客的針對性,因此可考慮做好版本區分。專業版可以針對時間成本高敏感度的高端旅游市場用戶、商務用戶,以及銀發群體等對數字技術不夠敏感的客群進行定制化設計。這就要求供給方儲備更多優質的旅游資源,在個性化推薦和精細化管理服務方面予以支持。第四,旅游是以服務為基礎的產業。諸如高星級酒店的傳統金鑰匙服務,在當前AI智能體應用的背景之下,雖然其存在價值也受到業界一定的質疑,但在實踐中,類金鑰匙服務在危機處理、服務邊界拓展、情感互動中所呈現出的專業度、經驗度和溫情度,是AI助游無法替代的。因此,可以將專業的旅游規劃師、酒店金鑰匙和資深旅游達人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設計更加符合多元化旅游需求的產品形態。(作者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旅游學會監事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