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的原則,其中之一是“堅持守正創新”。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偉大事業,必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悟透守正創新的豐富內涵,把守正創新的要求落到實處。
守正,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改革的前提和基礎就是守正,就是要守住方向、守住原則、守住立場、守住命脈,在政治上就是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發展道路等。脫離守正,改革就會犯不可挽回的顛覆性錯誤。在當代中國,守正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體現黨的性質和宗旨,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守正”體現著對自身發展優勢的自信與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更健全、更成熟。
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改”,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強大定力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當前,面對世界百年變局,我們黨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啃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勇于沖破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的障礙,又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更好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要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創新。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一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同時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于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二是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是貫徹落實“三個更加注重”。要錨定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堅決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重大風險挑戰,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單位:大理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