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既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核心支撐。世界制造強國都擁有一批為行業發展樹標桿、為國際市場定標準、為企業競爭立口碑的高精尖產品,這些高精尖產品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卓越的可靠性。我國是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制造業門類齊全,有強大的生產效率和配套協作能力。與此同時,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多而不精”的問題依然突出,在產品質量性能上仍有提升空間。進一步增強價值創造、品牌建設、標準引領等核心競爭力,需要持續提高產品質量,通過提升可靠性為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蓄勢賦能。
可靠性是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核心指標。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產品可靠性的內涵進一步拓展,逐步從單純的功能性能優異向包括經濟性、安全性、環保性等多維度的“全周期可靠性”“大視角可靠性”轉變。新發展階段,我國制造業加速向高質量邁進,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把提升可靠性作為制造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主攻方向。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向高端化品質化需求,以質量性能提升為基礎,增強高端優質產品供給能力。由于發展起步晚、積累不足,傳統制造業尚存在粗放發展、重復建設問題,一些新興產業也出現同質化競爭態勢,部分企業基于盲目擴張的發展路徑和價格競爭策略,不惜降低產品性能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產業粗放發展導致企業技術水平和效益水平較低,質量差、性能低的產品進入市場還會擾亂競爭生態,不利于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優勢產品脫穎而出。提升企業產品可靠性,能夠形成一批技術先進、質量過硬、品牌特色鮮明的優質產品,為企業拓展高端市場、增強競爭能級、提高價值創造能力注入強勁動力,從而有效提升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產業鏈循環暢通,以質量性能追趕超越為核心,加快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擁有重大技術裝備、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產品是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循環的關鍵。目前,一些自主創新產品質量可靠性較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成為部分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卡脖子”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高端軸承、先進半導體材料、高性能芯片等領域表現明顯。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高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有助于增強制造業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外部風險沖擊,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向全球高水平競爭,以一流的產品質量性能為支撐,塑造參與國際競爭新優勢。當前,全球產業競爭格局面臨一些變化,新的競爭優勢必然要建立在優異的產品質量基礎之上。我國許多制造產品出口規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大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話語權不強、議價能力較低,究其原因還是產品可靠性、創新性、穩定性不足,對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支撐不夠。提升產品可靠性有助于建立質量、品牌、標準等非價格競爭優勢,獲得更高市場認可度、美譽度,更好塑造制造業品牌和國際形象,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位勢和能級。
提升可靠性水平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需要全鏈條協同、跨領域融合,加快形成以高可靠性為重點的產業競爭新優勢。
一是通過強化基礎突破短板制約。基礎產品是制造業產品可靠性的基石,可靠性必須建立在性能優異的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重大技術裝備等基礎之上。要加快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進“卡脖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技術產業化、生產批量化、產業規模化水平,提升產品穩定性、可靠性。強化整零協同、供需銜接,推動基礎產品在推廣應用中迭代技術、改進產品、提升性能,解決基礎產品“沒得用”“不敢用”“不好用”問題。
二是通過改進工藝升級技術路徑。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提升產品可靠性賦予了巨大能量。要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推動生產活動和企業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加強質量性能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質量控制、監控運維、售后服務水平,保證工藝穩定,實現質量管理標準化精細化。發揮鏈主企業、領軍企業“智改數轉”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技術工藝升級,強化全產業鏈全供應鏈質量性能協同提升。
三是通過完善標準優化產業生態。充分發揮標準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構建有利于提升產品可靠性的良好生態。鼓勵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加強可靠性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與重點行業應用標準,提高標準適用性、先進性和有效性。聚焦機械、電子、汽車、材料、零部件等重點行業,以提升可靠性為重點,對標國際標準和規則,結合行業轉型升級需要開展標準制定修訂。強化標準宣貫和實施,加快標準推廣應用,為可靠性突出的產品創市場、增優勢。
四是通過夯實配套支撐構筑系統保障。提升可靠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人才、計量、公共服務等配套支撐。加強高技能人才、質量管理人才培養,讓精品制造的理念扎根扎實。構建完善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加強計量、標準和檢驗檢測技術一體化建設,建立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和檢驗檢測、計量測試、標準研制機構,提升產品可靠性測試驗證能力。培育發展專業化水平高、技術實力強的第三方服務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徐建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培育新質生產力 激活發展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生產力的躍遷發展,而新質生產力徹底擺脫了高能耗、低效能的發展模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新”和“質”實現了生產力的能級躍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應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全面激...[詳細] -
林樂芬:綠色金融助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勢在必行。[詳細] -
以新質生產力牽引高質量發展
以先進制造業為基礎,依托戰略性產業集群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完善市場機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制度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