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開幕。本次峰會的主題為“共同復蘇、強勁復蘇”,會議聚焦全球衛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三大優先議題。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并在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各國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課題,共渡難關,共創未來。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糧食能源危機等諸多因素疊加沖擊,世界經濟面臨巨大脆弱性風險。國際社會高度期待,作為全球經濟治理核心平臺的G20能夠持危扶顛、堅守初心、有效履職。G20囊括了世界最主要大國、最主要經濟體。大國能否有擔當,能否有共識,能否有行動,直接決定了復蘇預期的達成與否,甚至決定了未來全球治理秩序和世界政經格局的走向。
長期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事務,在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基礎上,積極回應各國人民的普遍關切,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重要貢獻。在充分總結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做出了“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這一科學論斷,而這一科學論斷同樣符合國際社會的實際,同樣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運行規律的準確把脈。
致力于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課題,推動世界各國共渡難關,共創未來,在此次G20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進一步詳述了發展的思想,提出了我們要堅持推動的幾類發展理念,為國際社會提供可資參考的中國方案。
一是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實現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需要克服信任赤字,凝聚G20成員之合力,共同探索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路徑,共同尋求實現世界經濟復蘇之方式。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沒有出路。冷戰思維、零和思維皆已過時;保護主義、封閉排他已無法應對當下挑戰;人為“筑墻設壘”,強推“脫鉤斷鏈”,更是無益于實現世界經濟復蘇。只有各國攜手努力,才能破解復蘇難題,開辟合作共贏新境界。習近平主席強調,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壑,構筑“小院高墻”,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此外,國際社會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塑造包容、非排他的全球治理體系,才能有益于構建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因此,中方將一如既往地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二是我們要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實現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回答的是發展為了誰的問題。我們呼吁國際社會要努力實現發展為了各國人民、發展依靠各國人民、發展成果由各國人民共享,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世界各國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各類不確定性風險的影響下,不少發展中國家出現了返貧和致貧現象,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如期落實遭遇巨大挑戰,全球發展鴻溝進一步加深,發展赤字再度攀升。中國向來“言必信、行必果”,在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參與全球發展治理方面,堅持行動導向。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年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已逾60國。我們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將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投入,制定務實合作清單,設立開放式項目庫,明確倡議推進路線圖,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推進這一倡議,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三是我們要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實現更加有韌性的全球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強主要經濟體國家之間的宏觀經濟協調,另一方面也需要突破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薄弱環節。首先,為了抑制國內通脹問題,部分發達國家頻繁調整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產生的溢出效應較大,其中,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沖擊最為突出。當下抑制風險的正確選擇應是加強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宏觀經濟協調。習近平主席指出,要遏制全球通脹,化解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特別是發達經濟體要減少貨幣政策調整的負面外溢效應,將債務穩定在可持續水平。此外,圍繞發展中國家面臨更為突出的發展赤字問題,國際社會要做出更大努力,籌集更多的公共產品,共同應對嚴峻的問題與挑戰。為了克服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弱勢,中方在G20提出了數字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期待同各方一道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縮小南北國家間數字鴻溝。
最后,統籌發展與安全,尋求世界和平與繁榮。發展赤字可能激發和平赤字,和平赤字可能加劇發展赤字。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保障,兩者缺一不可。習近平主席重申:“全球發展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此,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目的是同大家一道,弘揚聯合國憲章精神,本著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倡導通過談判消弭沖突,通過協商化解爭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全球發展倡議針對的是發展赤字,旨在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推動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發展共同體;全球安全倡議針對的是和平赤字,旨在為消除國際安全隱患、妥善解決國際沖突提供思路,推動構建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治理架構;兩個倡議是相互促進、彼此聯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將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 任琳)
-
原新:80億人口背后有著一道巨大鴻溝
發達地區率先在工業革命時期開始人口老齡化進程,1950年以前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1997年和2023年分別步入中度老齡社會和重度老齡社會,2065年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邁向超級老齡社會。[詳細] -
張貴洪:應支持非盟等組織適時加入G20
11月15日-16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 [詳細] -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貿易強國建設
應不斷探索服務貿易創新路徑,推動服務貿易轉型升級,擴大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助推服務貿易跨越式發展,推動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實現貿易結構的優化,提高貿易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