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以科技創新助推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作者: 信長星 發布時間:2022-07-06 08:34:00來源: 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加速推動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青海科技創新工作,兩次考察青海時都對我們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強化“弱鳥先飛”意識,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聚焦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和民生需求,源源不斷為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大動能。

        科技創新助力產業“四地”建設取得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提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這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聚焦產業“四地”建設,緊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建設鹽湖、光伏、儲能等國家重點實驗室,扎實推進天文、氣象觀測和高原生物等領域技術創新。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步伐加快,科技賦能鉀肥生產有效提質增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青海貢獻,建成多條萬噸級碳酸鋰生產線和鎂系產品生產線,鋰、鎂提取利用技術世界領先。清潔能源技術不斷創新、規模不斷擴大,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多能互補發電基地和全國首個百兆瓦級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啟動建設國家儲能發展先行示范區,光伏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超過24%,躋身國際領先水平。創建“數字文旅”大數據平臺,正在建設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為青海實現科技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提供全新圖景。我們把加強青藏高原特色種質資源研究保護利用作為戰略任務,為“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精耕細作:油菜雜交育種水平國內領先,“青雜”系列16個油菜品種在全國80%以上春油菜產區推廣種植,并輻射到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薯”系列馬鈴薯品種每年在全國推廣面積1000萬畝以上,青稞、蠶豆等品種選育達到國內先進,推進牦牛、藏羊品種培育及改良技術應用推廣,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有機枸杞、冷水魚生產基地。

        科技創新助推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新突破。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我們從“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出發,瞄準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科技需求,健全完善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區域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科技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立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加快推進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大數據平臺、展示平臺和科考基地建設。率先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拓展重點區域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監測全覆蓋,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歷史性跨越。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高寒礦區植被恢復、黑土灘治理、鹽堿地綜合改良等技術應用取得突破。研究制定地方環保標準,石棉尾礦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填補國內空白。實施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區建設重大科技專項,啟動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零碳產業園,積極探索實現“雙碳”目標可行路徑。一系列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為守護好“中華水塔”、保護好三江源注入了不竭的源頭活水。

        科技創新賦能民生福祉改善邁上新臺階。科技服務民生,創新改變生活。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民生事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我們開發精準扶貧工作大數據平臺,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每年組織1000名農牧業技術專家服務基層,在全省組建102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加快推進高原醫學研究中心、高原轉化醫學中心建設,藏藥新藥產品研發成果豐碩,長期困擾農牧民的包蟲病歷史性地得到遏制,高原醫學走在世界前列。依托遠程教育等平臺,不斷促進城鄉牧區教育均衡發展。建成20個高原現代科技生態園,有效改善高海拔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瞄準“東數西算”“東數西儲”等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技術在綠電追溯、智慧城市建設等民生領域的廣泛應用。統籌推進綜合用能體系、人居環境改善、社會治理、防災減災、疫情防控等領域技術研究與示范,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科技創新的成果。

        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我們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積極構建“科技在內、人才在外”的工作新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揭榜掛帥”等制度,擴大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與中國科協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強高端智庫建設,建立省政府科技顧問制度,聘任11名院士和專家為青??萍紕撔绿峁Q策咨詢。推進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引進工程,實施“青海學者”“昆侖英才”等行動計劃,舉辦人才項目洽談會,引進專家人才2309名。依托科技援青和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注重柔性引才、飛地用才、事業留才,持續推動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14所部屬高校對口支援青海高校,構建了國內高水平大學“團隊式”幫扶青海的新模式?!笆濉币詠?,有150余個科研團隊服務青海創新發展,聯合實施研發項目300余項,在生態保護、特色產業、高原醫學和高原生物等方面合作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和機構20余個,青海凝聚人才的向心力越來越強,已成為組團式、集約式創新的沃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青海的重要講話精神,以資源、能源、高原等領域為主攻方向,奮力開創全省科技事業發展新局面,為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提供堅強科技支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ㄗ髡邽橹泄睬嗪J∥瘯洠?/p>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科技創新振興種業

        種業事關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種業科技創新是種業發展的關鍵。 [詳細]
      • 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詳細]
      •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方向。[詳細]
      • 加快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造有利于原創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創新生態”。[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大陆|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h片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日本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6一13小幻女| 孪生兄弟3ph尴尬|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欧美激情乱人伦|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成人自慰女黄网站免费大全|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羞羞社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夜爽爽爽爽爽影院| 一级大片免费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88加勒| 综合91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