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頂層設計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在區域層面謀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注入澎湃動力
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關鍵在于貫徹好新發展理念,推進改革開放走深走實
當前,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中部地區發展大有可為。前所未有的機遇,其實就是擔當任事的責任
“我們要繼往開來再出發!”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從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精神鼓舞,到保障民生、關懷老區的殷切囑托,再到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的細致謀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干部群眾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備至,為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既“謀全局”也“謀一域”,向來是大國治理的重要課題。中國人口之眾多,幅員之遼闊,東中西各區域情況之復雜,發展稟賦差別之明顯,在世界上是罕有的。正因為這樣,更凸顯出做好區域發展規劃的戰略意義。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到世紀之交的西部大開發,再到新世紀頭一個十年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格局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從頂層設計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在區域層面謀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注入澎湃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版圖上,中部地區是至關重要的一塊。“湖廣熟,天下足”“中部暢,全國通”,見證中部地區在糧食安全、交通樞紐等方面的重要戰略價值。在協調區域經濟、承接產業梯度轉移進程中,中部地區發揮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橋梁紐帶作用。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從總體上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既擁有良好基礎和比較優勢,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特別是存在經濟結構不優、供給質量不高、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緊等問題。不發展、發展慢,難以實現崛起;走拼資源、拼環境、產業結構畸輕畸重的粗放型之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關鍵在于貫徹好新發展理念,推進改革開放走深走實,“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更大功夫”。
當前,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中部地區發展大有可為。前所未有的機遇,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擔當任事的責任。路在人走,業在人創,事在人為。歷史上因武鋼、武船、武重等重工業而聞名的武漢,如今成為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高端產業基地;不臨邊、不沿海的鄭州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大潮中乘勢而起,一躍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山西歷經轉型陣痛,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2%,超出預期、超出全國,創近6年來最好開局。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綜合運用區位、資源、產業、人才等多方面優勢,不斷實現同東部、東北和西部的差異化發展、互補化發展,中部地區必能乘勢而上,打造出更多響當當的發展樣板。
東部發展蒸蒸日上、西部開發如火如荼、東北振興全面發力、中部地區崛地而起,各司各的位,各負各的責,下好全國一盤棋,新時代區域發展空間格局就能更趨協調、更加聯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必將不可限量。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新長征路上繼往開來再出發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革命精神。[詳細] -
國際論壇:共繪多彩文明的美好畫卷
18歲時,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深深為中國文化所吸引。我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不僅僅是因為《論語》《大學》《中庸》《淮南子》這些精彩非凡的書籍,更是因為幾十年來我所接觸到的人。[詳細]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扎實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鼓勵青年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錘煉意志品質,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