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西藏自治區藏醫藥傳承與發展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西藏藏醫藥文化得到了全面有效保護和傳承,現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項,國家代表性項目10項,代表性傳承人13名;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30項,代表性傳承人43名。“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錄”,《四部醫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藏醫藥已成為西藏開放交流合作的靚麗“名片”。
藏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成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主任格桑玉珍介紹,近年來,全區藏醫藥工作以創建“四個世界一流”(一流的藏醫藥研究平臺、一流的藏醫藥大學、一流的藏藥企業、一流的藏醫醫療中心)為目標,大力推進藏醫藥“醫、教、研、產”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西藏實際的藏醫藥發展道路,在保障各族群眾醫療服務、促進經濟社會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在藏醫藥服務方面,西藏積極發揮藏醫藥“簡、便、驗、廉”重要作用,依托“政策支持力度大、資源稟賦強、群眾基礎好”等優勢,不斷健全完善藏醫藥服務體系,以拉薩為中心、覆蓋全區的藏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成。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公立藏醫醫院49家,民營藏醫醫院13家,全區藏醫年門診人次達到334萬余人次,住院人次達到2.4萬余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從2012年的50%、71%、15%提高到100%、94.4%和42.4%。
藏藥生產企業逐步規模化
西藏藏藥生產企業從手工作坊到工業化生產逐步發展壯大,呈現出全鏈條、多元化的發展格局,逐步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和規模化。全區現有達到GMP要求的藏藥生產企業17家,生產劑型達到8種,311個品種獲國藥準字號,3個藏藥品種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45個藏藥品種納入國家醫療保險目錄。
在藏藥產業政策扶持方面,自治區出臺了《西藏自治區促進藏醫藥健康產業做大做強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成立了自治區產業領導小組藏醫藥專項組,舉全區之力打造藏醫藥品牌。甘露、奇正、諾迪康、神水、神猴等藏藥品牌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已上市企業2家,3家企業銷售額超億元。2022年全區藏醫藥生產企業銷售總額達到25.72億元,上繳稅收3.5億余元。
將創建國家藏醫醫學中心
藏醫藥作為西藏原創的醫療資源,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疾病、過敏性紫癜等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難雜癥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社會效益明顯。格桑玉珍介紹,“十四五”期間,西藏將依托自治區藏醫院,在國家民族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藏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基礎上創建國家藏醫醫學中心、國家級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將昌都市藏醫院打造成自治區級藏醫區域醫療中心;將日喀則市、山南市藏醫院建成國家中(藏)醫特色重點醫院;到“十四五”末,實現全區三級藏醫醫院發展到7家,二級藏醫醫院發展到10家,確保西藏藏醫藥事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同時,將促進藏醫藥產業與旅游、體育等有機融合,發展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等。推廣“企業+科研+基地+農戶”等模式,大力扶植藏藥材種植養殖企業,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到“十四五”末,建立1個國家級藏藥材產業園,2個藏藥材種植技術研究基地和1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實現全區藏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藏醫藥健康產業年產值規模達到 70億元。并大力挖掘藏醫藥特色優勢,加大“藏醫藥康體瘦身”等藏醫藥特色項目研究和市場轉化,力爭在藏醫藥適宜技術、特色健康服務、健康產品的轉化與推廣等方面取得成效。
此外,在藏醫藥文化交流方面,將推動《四部醫典》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推動“藏醫曼唐”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和《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