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學課堂觀摩、動手體驗藏羌織繡、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11月18日,四川省藏文學校的學生從康定來到成都,前往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市中和職業中學開展“多彩紐帶”主題研學活動,在體驗中打開視野。
這次研學,正是兩所學校對四川省藏文學校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的一項舉措。按照全省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統一安排,2022年以來,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市中和職業中學共同組成幫扶團隊對四川省藏文學校開展定點幫扶,開展“情歌故里·雪域創想”民族傳統手工藝創新產品項目、“行走的美術課”等,共同在“情歌故里”寫下新的“情歌”。
讓“課堂”走入博物館
11月18日晚,在成都市中和職業中學藝術中心觀看完上海戲劇學院的話劇《聲聞于天》后,四川省藏文學校藏語文專業學生扎西群竹十分感動,原來可以用話劇的方式把歷史故事講得這么鮮活感人?!斑@是我第一次走出日常的學習環境,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學習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內容?!痹魅褐窦雀械叫缕嬗譂M是收獲。
為期一周的研學行程滿滿,除了校園里的各項觀摩學習和動手體驗,省藏文學校師生還將前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參觀。這也是四川省藏文學校藏醫醫療與藏藥專業學生生龍友吉最為期待的行程之一。“那些古老的文物不再是書上的圖片,它們帶著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我仿佛能摸到歲月的痕跡?!鄙堄鸭f。
讓“課堂”定期走入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劇院等,以“體驗式、沉浸式”的教學形式開展“行走的課堂”,在專業知識教學之外大力度開展社會實踐,是幫扶工作中的一大創新舉措。
幫扶小組組長、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四川省藏文學校常務副校長(掛職)徐萃介紹,這樣的課堂模式打開了學生們的視野,激發了學生們的創造力,尤其是讓學生們體驗到多元文化、多種藝術之間的交流交融。
得益于“行走的課堂”,藏醫醫療與藏藥專業學生王高輝在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體驗了從舞蹈到繪畫、從音樂到戲劇等多種藝術魅力。他還第一次在老師指導下嘗試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藏鄉美景,這種獨特的體驗讓他覺得特別奇妙,專門把這幅畫珍藏起來。
學校還不定期舉辦學生教學成果展,一批攝影作品、素描、民族美術作品、書法作品以及藏醫藥作品等,展現了同學們跨專業、跨文化的創造力。
讓民族藝術“綻放”在文創之上
民族美術是四川省藏文學校的主要特色專業之一,但過去的教學中,基本以傳統繪畫為主。如何讓一幅畫作產生更多價值?在幫扶小組教師共同研討下,“情歌故里·雪域創想”民族傳統手工藝創新產品項目由此誕生。
“去年底我們開始進行嘗試,主要是將當地傳統的唐卡繪畫元素提取出來,設計成生活中實用的帆布包、擺件等?!睅头鲂〗M教師告訴記者,在選定設計后,每一件文創都是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手繪加工。
在幫扶教師和省藏文學校民族美術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開拓思維,發揮想象力,一件件獨一無二的文創作品誕生了。今年5月,甘孜州職業教育活動周在四川省藏文學校舉辦,這些展出的文創作品備受關注,現場就銷售了200多件,市場的認可給予師生們極大的鼓勵。
為讓文創作品走向更多平臺,又先后在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文殊坊、四川省川劇院進行展銷,目前已銷售一半以上。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理念與教育模式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展示藝術創作和進行創新實踐的平臺,一下打開了日常教學的常態局面。看到自己所學變成一件件成熟的作品和商品,大大增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達瓦旺姆是民族美術專業三年級學生,她創作的民族圖案小夜燈、抱枕、菩提葉創意畫、嘎烏盒項鏈掛飾等都在展銷中被購買收藏?!翱粗约河H手畫出的一件件作品特別開心,而且還能銷售出去,讓我們看到所學技能的重要和實用,課堂也變得更有趣,同學們對將來的職業規劃也更有信心了。”達瓦旺姆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