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廁所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衛生設施,關系每個人的生活,折射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
趙寶寬有個“職業習慣”,每到一座新的城市,無論如不如廁,他都要“光顧”當地的廁所,了解衛生設施怎么樣,是否有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值得借鑒。
趙寶寬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市政設施運行服務中心副主任。這座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小縣城風光秀麗,當地將“廁所革命”作為一項重要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持續提升公廁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讓群眾如廁更“講究”,“方便之事”更方便。
初冬時節,走進剛察編號005的旅游公廁,廁所內光亮如新的洗手臺、座椅、茶幾、飲水機、充電設施等一應俱全。保潔員東州什姐力手持打掃工具和消毒設施,仔細清理著衛生死角。廁所墻上裝有電暖器,溫度顯示為24攝氏度。
剛察縣平均海拔超過3300米,是海北州的交通要道,背靠青海湖獨特的旅游資源。今年1至10月,當地接待游客近135萬人次。
據了解,2010年至今,當地投資1300萬元,新建和改造旅游公廁34座,廁位總量430個,總面積達2800多平方米,高峰期日均接待3萬人次。
趙寶寬說,作為城鎮化水平并不高的高原旅游小縣,當地拆除違建,清淤河道,布局配套高效的管網設施。此外,配備了62名工作人員,負責日常保潔和設備維護,通過參加培訓、細化分工、統一著裝、持證上崗,保證了公廁全天免費開放和干凈整潔。
剛察縣公廁管理大隊隊長寇文軍說,以前,縣城里多半都是用土墻砌成的簡易廁所,影響美觀,游客體驗差,如今,剛察的旅游公廁已是當地旅游新名片?!皠偛烀?!一個小小的衛生間足以展現一個地方的人文環境。”廁所留言板上,一名游客寫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