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監督 全域覆蓋 共筑災后重建堅固防線
圖為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群眾訴求。
“項目資金撥付進度如何?能否確保受災群眾如期入住?”年關已至,在瀘定縣德威鎮地震災后集中安置點,該縣紀委監委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督查專班正在開展專項監督,要求在確保廉潔的前提下,盡快實現受災群眾住房交付使用。
2022年9月5日,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給瀘定災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后恢復重建事關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啟動災后重建工作以來,瀘定縣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緊盯責任落實、干部作風、項目資金安全等方面加強監督檢查,保障災后恢復重建廉潔高效。按照“在參戰中督導,在服務中檢查”的要求,瀘定縣紀檢監察機關賡即成立2個片區工作組,前后派出300余人次全力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回應群眾關切 構建立體化監督格局
“這根電線影響了我們建材的運輸,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近日,在瀘定縣德威鎮磨子溝村開展日常督查時,災區群眾向督查組反映了這一問題。經查,在磨子溝村店子組的必經之路旁,一根低垂的電線影響到了村民建材的運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瀘定縣紀委監委賡即協調村“兩委”、縣發改局、電力等部門,經過專家現場勘查、線路規劃、選址協調,僅用半個月的時間,電線桿移位完成,確保了老百姓出行安全。
“我們停水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近日,在瀘定縣得妥鎮南頭村開展災后恢復重建日常監督的專班成員接到了村民的投訴。
督查組立即進行調查,原來是鄰村在通村道路恢復重建施工過程中,挖斷了南頭村的供水管道。督查組立即將問題反饋到相關部門,協調相關部門為南頭村開展每日一趟送水保障,啟動南頭村飲水管道重新規劃建設,不到一個月便改建完成,老百姓喝上了清澈的自來水。
“王書記,村干部要求我立即搬家。”瀘定縣德威鎮紀委書記王潿在莊子村開展災后恢復重建日常監督時,肖孃孃拉著他的手,表達了她的不滿。
“村干部怎么會無緣無故讓您搬家?”王潿了解到,由于肖孃孃家所處的位置,因“9.5”地震造成地質結構松散,汛期大雨不斷,村組干部擔心肖孃孃安全,反復上門勸說肖孃孃異地搬遷重建。
明白了事情原由,王潿同村組干部一同多次上門做工作,話家常、講政策、講危害,肖終于同意了搬遷。
搬走后不久,一場大雨引發泥石流,肖孃孃的老房子“首當其沖”,成了危房,肖孃孃又一次找到王潿書記,拉著他的手說不出話,兩眼噙滿淚花,一再感激干部們幫了她的大忙。
瀘定縣紀委監委始終堅持災后恢復重建開展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聚焦災后恢復重建做深做實做細,緊盯資金、物資、項目、履職“四個關鍵”,推動形成“發現問題、形成清單、靶向反饋、跟進整改、逐項銷號、回頭跟蹤”的監督閉環機制。
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多,事關災區群眾利益,跟進監督刻不容緩。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后,瀘定縣紀委監委迅速構建縣鄉村三級監督體系,制發《瀘定縣“9·5”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組建決策部署落實督查、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督查、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物資督查、群眾工作及群眾安置督查、干部作風督查、災后恢復重建問題線索處置6個工作專班,將災后恢復重建作為“重塑瀘定促改年”專項監督的重要內容,緊盯“人、責、權”三個關鍵,突出“細、深、準、實”四項要求,“室組地”上下聯動一體作戰,推動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同級監督、基層監督貫通協同、形成合力,為科學重建、廉潔重建、陽光重建、節約重建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聚焦關鍵 切實履行監督第一職責
“直接用手機掃門口的二維碼舉報就行了。”德威鎮村民張大哥因房屋重建標準問題,與村干部起了爭執,由于對政策的不了解,張大哥的房屋修建超過了原有報備的范圍,村干部要求其停工整改。瀘定縣紀委監委接到舉報后,第一時間聯合鎮紀委組成工作組,安撫張大哥的情緒,并向其解讀了相關政策,張大哥在了解政策后及時對房屋修建作出了整改。事情迅速高效解決,得益于瀘定縣紀委監委宣傳發放的“碼上舉報”二維碼,張大哥也是對此豎起了大拇指連連稱贊。
地震發生以來,瀘定縣紀委監委深入災區一線,組織開展“碼上舉報”宣傳月活動,充分發揮信訪監督執紀“第一棒”作用,制發宣傳展板30塊,宣傳小座牌200個,宣傳海報150張,宣傳手冊30000份,全縣7個鄉(鎮)、82個村(社區)實現建碼用碼全覆蓋,共收到涉災信訪舉報5條,辦結3條。幫助群眾解決住房維修加固和重建問題15個,通過開展救助補助資金撥付滯后專項調研,向重建委提出可行性建議3條,推動支付過渡期生活救助資金13352萬元,維修加固補助資金8270萬元。
瀘定縣紀委監委始終把查辦案件作為最有力的監督抓手,全面暢通問題線索舉報渠道,把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的違紀違法問題納入“碼上舉報”受理范圍,推動構建“信、訪、網、電、微”五位一體、線上線下齊發力的立體化監督格局。在案件查辦過程中,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2名干部撐腰鼓勁,予以從寬處理。同時,選取鄉村振興領域典型違紀違法案例,舉辦以案為鑒《陽光問廉》壩壩會,著力推動涉災部門和單位攬鏡自照、形成震懾。截至目前,瀘定縣紀委監委累計開展監督檢查87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77個,開展“回頭看”17次,處置涉災問題線索32條,查處相關問題6件18人,黨紀政務處分3人,組織處理15人,問責黨組織1個,通報曝光典型案例3起。
“9·5”瀘定6.8級地震重建項目100個,總投資50.18億余元。為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瀘定縣紀委監委成立“9·5”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將全縣7個鄉鎮紀委納入災后恢復重建監督工作小組,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開展跟蹤監督檢查;82個村(居)務監督委員和黨風政風監督員對項目進度、安全、資金分配等方面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在縣、鄉、村三級構建了完善的監督責任體系。
自“9·5”瀘定地震發生以來,瀘定縣紀委監委緊緊圍繞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做深做細政治監督,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觀念,確保災后恢復重建不偏向、不走樣,著力完善“懲、防、治”全周期監管體系,切實為把災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提供堅實的紀律作風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康定市加大巡護力度筑牢防火“墻”
1月12日一大早,康定市森林草原地方專業防滅火大隊第三中隊的隊員們就帶著對講機、測風儀、二號工具、水桶等設備來到林區,開始了一天的巡查檢查工作。[詳細] -
理塘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四大模式”
集體牽頭農戶運營模式:曲登鄉普查村采取集體牽頭農戶運營模式,即集體牽頭興辦集體牧場,通過村黨支部直接監督管理合作社,并形成正式文字條例、激勵機制等。[詳細] -
瀘定縣設置警示線嚴密防山火
目前已進入森林草原高火險期,為進一步加大森林草原防火警示宣傳力度和覆蓋面,提升警示教育效果,瀘定縣結合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縣內森林草原防火重點區域設置警示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