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四大模式”
1月9日,筆者從理塘縣相關部門獲悉,近年來,該縣依托現有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利用整合資金扶持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四大模式”:分別是卡灰村—資源開發自主經營模式、然日卡村—資源開發合作聯營模式、普查村—集體牽頭農戶運營模式、中扎村—資金投入固定分紅模式。
資源開發自主經營模式:奔戈鄉卡灰村距縣城較近,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身產業資源豐富,收入主要有休閑溫泉酒店、集體草場、集體牧場、集體設施地租等多個來源。該村采取資源開發自主經營模式,不引入其它公司企業,集體經濟項目均由村內合作社自主經營,由村“兩委”直接監管。目前卡灰村僅溫泉項目,每年集體收入就已超60萬元,接納游客量超3萬余人次。
資源開發合作聯營模式:格聶鎮然日卡村位于格聶神山腳下,坐擁格聶神山、“格聶之眼”等優質旅游資源。然日卡村合作社采取資源開發合作聯營模式,以優質的旅游資源為底,引入經營團隊“理塘云端集團”,解決管理問題。然日卡村大力發展旅游業,農戶集資投入300萬元發展旅游景點周邊產業;理塘云端集團負責統籌安排村中的旅游資源,在村民工作過程中對其灌輸市場化觀念。目前,然日卡村的集體經濟年收益約60萬元。
集體牽頭農戶運營模式:曲登鄉普查村采取集體牽頭農戶運營模式,即集體牽頭興辦集體牧場,通過村黨支部直接監督管理合作社,并形成正式文字條例、激勵機制等。集體總資產為1000多頭牦牛,然后分散承包給5戶村民進行運營。農戶年初分到牦牛,年底將出欄牛返回合作社,養殖過程中產生的一切盈利產品(奶渣、酥油)由農戶所得,并且年底合作社會支付5戶村民工資并分紅。2022年底總計158萬元用于農戶分紅,按戶分紅,每戶分到4840元。
資金投入固定分紅模式:拉波鎮中扎村是由中扎村、德古村、磨則村三村于2021年合并而來,因此目前中扎村的集體經濟主要分為中扎村牦牛養殖業、德古村牦牛養殖、磨則村藏香豬養殖三個板塊。中扎村采取資產投入固定分紅模式,就是引進具有資質的企業,三村共同投入100萬,以資產占股,每年年底得到企業的固定分紅,穩定收入。例如,德古村牦牛養殖企業與合作社簽訂5年合同,每年固定支付村集體10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理塘縣渾查村 村民喜領分紅款迎新年
當日儀式上,全村144戶牧民群眾領取到了屬于自己的紅利,分紅資金高達67萬余元,現場呈現出一片歡聲笑語。[詳細] -
海螺溝景區黨工委搭好評比“大擂臺” 筑牢黨建“硬臺柱”
去年以來,海螺溝景區黨工委聚焦村級黨組織建設的短板弱項,對癥施治、精準施策,創新開展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評比活動,聚力推動村級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詳細] -
甘孜縣聚力書寫兩新組織 高質量服務新篇章
去年以來,甘孜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部署要求,以黨建引領深入推進兩新組織服務質量,不斷筑牢兩新組織黨建基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