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研學+旅游 未來稻城的星星可以這樣看!
2023年,在稻城縣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通過國家驗收;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射電成像裝置——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也在稻城縣主體完工,隨著一系列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相繼落地,稻城縣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天文觀測地。如何利用好這一天文資源,發展天文科普旅游?
在1月8日舉行的“縣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稻城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曉娜姆給出了答案。
妙招之一,是打造“天文科普旅游新品牌”。
“我們將充分利用天文星空優質資源,開展天文科普專題講座和論壇、天文資源推介和科普體驗等活動,在有力促進天文學術交流的同時,為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內涵。形成稻城天文科普旅游新品牌,提升稻城‘天地人’世界文旅新地標目的地知名度與影響力。”曉娜姆表示。
深化合作,拓展天文科普“研學游”新平臺,是第二個關鍵所在,“我們將依托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資源,以科技培訓、專家咨詢、科普旅游等為主要手段,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開發科普研學旅游路線、科普產品開發新模式。”
而包裝打造一批科普旅游、科普產業優質資源開發項目,建設一批科普旅游景點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則是重中之重,據了解,目前稻城縣天文公園核心景區稻城縣高海拔天文科學園“天人合一館”已啟動建設。
此外,曉娜姆還透露,下一步,稻城縣將在香格里拉鎮旅游度假區建立科學家康養基地,針對天文科學研究人員及家屬制定稻城旅游特殊優惠政策,在聚集人才、凝智聚力、助推科普旅游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野生菌出口創匯達13萬美元
據了解,此次實現本年度外貿出口“開門紅”的冷凍虎掌菌訂單,是2023年12月與韓國金剛食品貿易公司簽訂合約。[詳細] -
奔子欄鎮防洪堤防工程火熱施工中
近日,在德欽縣奔子欄鎮防洪堤防工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堤壩主體工程建設。[詳細] -
擦亮生態與文旅融合發展新名片——“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第六屆冬季國際觀鳥節活動側記
11月9日上午,伴隨著悠揚的民歌《來我家》,“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第六屆冬季國際觀鳥節活動在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正式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