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態與文旅融合發展新名片——“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第六屆冬季國際觀鳥節活動側記
“啼鳥只應初雪后,山河一色逐霞飛。”11月9日至12日,“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第六屆冬季國際觀鳥節在香格里拉市成功舉辦。迪慶州以鳥為媒,推出了“冬季來香格里拉踏雪觀鳥”文旅新名片,搭建了香格里拉與世界對話的橋梁,來自各地的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會、共商合作、共繪愿景。 萬羽翔集萬物共生 “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冬季的迪慶高原,雪山為城,江河為池,藍天白云,美不勝收。遠方的候鳥飛回迪慶高原,呈現“千鶴集結,萬鳥飛翔”的美好畫卷。數萬只鳥兒來迪慶高原越冬、棲息和繁殖,讓寒冬時節的迪慶香格里拉盡顯生機、活力。11月9日上午,伴隨著悠揚的民歌《來我家》,“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第六屆冬季國際觀鳥節活動在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正式開幕。 中國鳥類學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正旺在開幕式上介紹,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迪慶州分布的鳥類有450多種,占云南的50%,占全國的38%。迪慶州是我國黑頸鶴、黑鸛、草原雕、白尾海雕、白肩雕等珍稀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迪慶州生態環境類型多樣,特色鳥類遇見率高,是開展觀鳥活動的理想地點。
鳥類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被譽為地球健康的晴雨表。哪兒環境好,鳥兒最知道,鳥兒的選擇,就是生態環境良好的有力佐證。萬羽翔集的背后,是迪慶州持之以恒保護生態的努力過程。 人與自然“雙向奔赴” 文旅融合不斷發展
還鳥兒一片樂園,鳥兒便飛來這里造就一番人間勝景,也賦予迪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機會。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雙向奔赴”,也是生態迪慶最生動的注腳。 “快看,那里有好多黑頸鶴!”11月9日上午,驚呼與贊嘆聲頻頻出現在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觀景點。隨著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生態修復及保護力度的加大,黑頸鶴從1984年的61只增長至目前的500只左右;黑鸛2004年記錄數量為60余只,2020年11月黑鸛遷徙數達416只,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兩天半的時間里,參加本屆觀鳥節觀鳥賽的14支隊伍的56名選手在納帕海、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以及周邊地區,普達措景區,小中甸水庫以及周邊地區,尼西鄉湯滿村至金沙江沿線4個賽區,記錄到有效鳥種195種,占香格里拉市記錄鳥類440種(2023年12月)的44.3%。新增棕頭雀鹛和普通海鷗兩個鳥種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納帕海度夏留鳥的種群及數量也在逐年遞增。2019年,納帕海首次出現數量眾多的度夏鳥類,其中小白鷺及牛背鷺達600余只。2020年,納帕海度夏鳥類數量達2000余只。2021年7月共監測到鳥類55種4770只,其中包括骨頂雞、牛背鷺、白鷺等。 “生態迪慶 飛鳥天堂”觀鳥比賽、生態保護成果展示、“生態資源”精品推介、“生態旅游”沙龍分享、“生態文明”主題晚會,觀鳥節活動一項項展開,充分展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迪慶的成功實踐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推進迪慶“自然生態旅游+文化生態旅游”雙高地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迪慶展現新面貌。 活力迪慶敞開懷抱 熱情迎接八方賓朋 “山河遠闊、人間多彩,中國絕美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景觀集聚世界的香格里拉,這里成為國內外游客最向往的地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觀鳥節開幕式上推介迪慶文旅資源,發布觀鳥旅游精品線路,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認識迪慶、了解迪慶、愛上迪慶。 州委副書記、州長張衛東在生態旅游主題沙龍分享會上介紹,下一步,迪慶州將更加注重政策引導,積極協調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為自然文化生態旅游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時更加注重產業規劃,明確產業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和實施路徑,積極推進自然生態與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文化生態旅游產業體系。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通過舉辦品牌節會活動,積極培育品牌形象。同時號召全州人民發揚傳統美德,共同參與,人人熱情待客;人人真誠用心,提供優質服務;人人積極宣傳,傳播迪慶故事。誠邀國內外廣大朋友到迪慶實地感受高原之壯美、生態濕地之唯美,感受迪慶奔流涌動、活力迸發的發展熱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嘎洛村民種植藥材忙
近年來,拉嘎洛村依托自然優勢和資源稟賦,圍繞市場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木香產業,完善集種植、采收、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努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詳細] -
迪慶州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在香格里拉產業園區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1月8日,迪慶州委九屆六次全會在香格里拉市召開,香格里拉產業園區干部群眾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學習全會精神,引發強烈反響。[詳細] -
德欽縣部署專題民主生活會相關工作
近日,德欽縣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相關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