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對口幫扶康定:聚力成勢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康定市新都橋鎮拔桑二村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9月20日,在康定市實驗小學,都江堰市支教教師(右一)指導學生閱讀。
9月7日,都江堰市醫療團隊赴康定開展義診活動。
連綿的雪山、金黃的草地、彎彎的小溪……冬日里,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新都橋鎮美景如畫,吸引許多游客前來打卡。
冬季游火熱的背后,離不開都江堰市多年來的對口幫扶。
“三遺之城”都江堰市與“溜溜的城”康定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今年6月29日,都江堰市第七批對口支援工作隊(以下簡稱“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入駐康定市,正式開啟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今年以來,都江堰市投入對口支援項目資金872.5萬元,累計吸引超10億元社會資本參與,著力產業幫扶、民生幫扶、結對幫扶,開展結對活動105場次,捐款捐物147.59萬元,消費幫扶300余萬元,帶動康定當地村民就地就業、致富增收,持續推動對口幫扶工作走深走實,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康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項目招引 引入社會資金超10億元
8月12日,由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引進康定的首個項目——康定市陽光魚通國際山地運動公園正式開工。
該項目由四川坐棚溝旅游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全額投資建設,總投資約7.8億元,將在康定市打造以魚通官寨改造、魚通文化展覽館、高原杜鵑、水上運動、峽谷漂流、高山滑雪、越野穿越、冷水魚養殖、牦牛養殖、牧野野奢酒店等為主的特色農牧文體旅綜合體項目。項目分為三期進行建設,其中,魚通文化展覽館、大渡河水上運動公園、魚通官寨改造升級等為一期項目,將于2024年建成投運,預計2026年完成全部項目建設。
“項目能落地康定市,要感謝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的大力引薦和支持。”四川坐棚溝旅游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將借助康定獨特的自然景觀資源,以文體休閑運動為主線,打造以水上運動、山地運動為主的文旅產品,同時結合當地民俗文化增強游客體驗感,打造魚通文化旅游新IP,助推康定市文體旅產業發展,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積極營造“引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的招商引資環境,引進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振興,通過入股經營、房屋出租、土地流轉等方式與村集體合作運營,形成多元利益聯結機制,讓當地群眾成為產業發展的受益者。截至目前,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已累計引入社會資金10.58億元。
招引項目的同時,都江堰市還著力培育康定本地品牌。康定市麥崩鄉海拔2200米,位于半高山峽谷地帶,光照足,溫差大,有利于青脆李生長。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麥崩鄉的青脆李,在都江堰市對口幫扶下,麥崩鄉成功注冊“孜有李”商標,打造“孜有李”品牌,有力促進了麥崩鄉青脆李產業發展。今年8月,麥崩鄉“孜有李”喜獲豐收,總產量達到30萬斤,同比增長450%。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想方設法拓展銷售渠道,把麥崩鄉青脆李銷往全國各地,實現增收46萬元。
聚焦文旅融合 打造康定旅游新IP
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都江堰如何助力康定擦亮文旅品牌?
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在對口幫扶中突出文旅主導,持續鞏固塔公鎮塔公村和新都橋鎮拔桑一村、拔桑二村3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產業發展設施等提檔升級。都江堰市擬劃撥550萬元幫扶資金,著力改善旅游步道、民宿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口袋公園”,建設康定旅游新IP。
推動牧旅融合打造新場景。2021年以來,都江堰市陸續在塔公村投入1600萬元,對塔公鎮塔公草原景點進行提檔升級,投建游客接待中心、木雅集市、網紅觀景平臺等項目。目前,塔公村“草地變營地、牧民變股民、景點變景區”的新旅游業態日趨完善。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計劃引進社會資金500萬元,以一軸、三區、多節點、多環線的空間布局,打造夏季看星空、冬季看雪山的塔公鎮野奢游牧營地,延伸塔公鎮旅游產業內涵。
推動農旅融合培育新業態。都江堰市有效整合政企資金2600萬元,在新都橋鎮拔桑一村打造汽車露營地項目,帶動周邊文旅產業發展,促進當地2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可保底增收約10萬元。
推動文旅融合打造新品牌。都江堰市引進海南水木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新都橋鎮拔桑二村修建景觀棧道,打造“新都橋綠石游牧花海度假區”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并成功舉辦第一屆草原露營音樂節,今年實現營業額100余萬元。截至今年10月底,拔桑二村村集體經濟組織已實現增收約10萬元。
雙向奔赴促消費,對口幫扶助振興。11月9日—10日,2023年都江堰—康定雙向奔赴特色商品展銷暨“雙十一”促消費活動在康定市情歌廣場舉行,兩地共36家企業參展。活動期間,成都市都江堰文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康定市旅游協會、圣潔甘孜電子商務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都江堰市餐飲協會和康定市餐飲協會、康定市瑪吉阿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兩地開啟優勢互補及資源共享新篇章。
聚焦民生幫扶 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
民生幫扶的成效,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指數。今年,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在助推康定市產業發展的同時,著力在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實施民生幫扶,全面深化全域結對幫扶工作,推動對口幫扶工作全面覆蓋、精準發力、縱深推進,不斷提升對口幫扶成效。
都江堰市全面優化“校校”結對幫扶工作,選派24名優秀教師赴康定市,助力康定市各學校管理人員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在教育幫扶上傾情傾力。其中,都江堰市蒲陽小學和康定市甲根壩片區寄宿制學校結對共建,依托“木雅古韻手工作坊”“學生合唱社團”等特色課堂,開展兩地師生互動交流,攜手推動“教聯體”“校聯體”工作再上新臺階。下一步,都江堰市將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到康定市各學校,加大對幫扶學校在教育資源方面的援助。
醫療幫扶讓群眾更有“醫靠”。今年,都江堰市選派13名醫療技術人才赴康定市開展駐點幫扶,協調四川省骨科醫院專家赴康定市民族醫院開展義診,接收康定市民族醫院干部人才到都江堰市中醫醫院進修學習,協助修訂《康定市民族醫院中醫護理方案》《西醫護理技術標準》等規章制度10余項,推動康定市民族醫院升級“二甲”,逐步實現醫療服務同質化。
結對幫扶工作扎實推進。都江堰第七批工作隊邀請都江堰市政協、農業農村局、工商聯、奎光塔街道、青城山鎮以及都江堰市相關社會組織等到康定開展結對幫扶,并簽訂《都江堰市對口幫扶康定市農牧業工作合作協議》等一攬子協議。
下一步,都江堰市將推動全域結對工作由市、鄉鎮(街道)深入到村一級,縱深推進產業就業、人才培育、公共服務等重點幫扶領域,全面推進區域聯動,做大對口幫扶成果,持續提升康定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圖片由都江堰市第七批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都江堰幫扶康定:著力“筑巢引鳳”推進“文旅興康”
迷人風景的背后,有“專業推手”——“三遺之城”都江堰市對口幫扶“溜溜的城”康定市,結合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筑巢引鳳、文旅興康”的特色做法初見成效。[詳細] -
都江堰對口支援康定:民生幫扶暖民心 提升群眾幸福感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都江堰市先后投入對口支援專項資金1086.3萬元,助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康定。[詳細] -
四川省康定市:農牧文旅融合,為全域旅游添動能
當“三遺之城”遇上“溜溜的城”,會產生怎樣的幫扶效果?近日記者奔赴康定,了解幫扶背后的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