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對口支援康定:民生幫扶暖民心 提升群眾幸福感
都江堰市援建康定市新都橋鎮衛生院高壓氧艙竣工。
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掛職康定市民族醫院副院長的田梅等醫生在新都橋鎮開展義診活動。
12月24日,甘孜州康定市新都橋鎮,都江堰市援建康定市新都橋鎮衛生院高壓氧艙項目(簡稱“高壓氧艙”)正式竣工投用。該項目在全省同批次對口支援工作中率先完成建設,建成康定市鄉鎮衛生院的第一個高壓氧艙,主要用于治療患者因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急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項目投運后,當地群眾或游客接受治療不再跑遠路。
民生幫扶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指數。今年,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在全力助推康定市產業發展的同時,著力在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培訓等方面實施民生幫扶,全面深化全域結對幫扶工作,推動對口幫扶工作全面覆蓋、精準發力、縱深推進,持續拓展對口幫扶成效,提升康定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都江堰市先后投入對口支援專項資金1086.3萬元,助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康定。
醫療教育幫扶 凝聚合力改善民生
“新都橋鎮平均海拔3700米,群眾或游客產生高原反應時,會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反應遲鈍等癥狀。”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掛職康定市民族醫院副院長的田梅介紹,高壓氧艙項目投運之前,該衛生院康養氧療中心有一些吸氧設備,但只適用于一般輕癥患者,對于危重癥患者,需要轉院到距離約2小時車程的康定市內治療。
據統計,該衛生院每年接診高反患者約4000人,其中有部分屬于危重癥患者,需要轉院治療。“高壓氧艙投運后,這些危重癥患者在衛生院就可以接受治療。”田梅介紹,高壓氧艙投運前,該衛生院已多次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理論基礎、臨床應用、護理及操作等培訓。
這一都江堰市對口支援康定市的民生項目,歷時3個月,建成康定市海拔最高的高壓氧艙。項目總投資170萬元,建筑面積140平方米,可同時為8名患者提供吸氧治療,有助于優化新都橋鎮衛生院醫療急救和高原反應病人的就診環境,為高海拔地區群眾和游客的健康保駕護航,助力提升康定市折西片區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水平。
“高壓氧艙的建成投用,是都江堰市和康定市共同努力、攜手創造的成果,將大大提升新都橋鎮衛生院救治高原疾病的能力。”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長楊云飛說,今年以來,都江堰市選派醫療專家團隊赴康定市開展醫療幫扶8次,以送醫送藥、健康宣傳等方式服務群眾300余人次,接收康定市醫療衛生骨干到都江堰市相關單位跟崗鍛煉30人,協助康定市民族醫院順利完成“二甲”醫院創建工作。
聚力醫療幫扶的同時,都江堰市在教育幫扶上同樣傾情傾力。今年,都江堰市選派24名優秀骨干教師赴康定,進行為期1年的支教。同時,邀請康定市對口學校管理人員及骨干教師到都江堰市各學校交流和跟崗學習,目前已開展14批次學習交流活動,共314人次參加。
都江堰市教育局積極開展“送教送培”活動,組織33名優秀教師到康定市各學校上示范課、作專題講座。都江堰市塔子壩中學等26所學校分別與康定市對口結對學校進行研討學習和交流,實現了教育對口幫扶全覆蓋。今年,都江堰市學校、幼兒園共計送教送培57批次,兩地開展學生“手拉手”“心連心”交流互訪活動3次,136人次參加活動。都江堰市蒲陽小學與康定市甲根壩片區寄宿制學校簽訂《“校對校”教育聯合體協議書》,兩校在干部選派、教師互培、學生互動、教研聯動等方面深入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助力兩地教育高質量發展。
“通過校際結對和名優教師送教,助力康定市各學校管理人員提升教育觀念和管理理念。”都江堰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局將發揮教育資源優勢,繼續選派幫扶支教隊伍,將優質前沿的教學理念帶到康定市各學校,全面優化“校對校”結對幫扶工作,加大對幫扶學校在教育資源方面的援助。
深化全域結對 提升對口幫扶成效
“感謝你們,以后家里就有大電視機看了,太好了。”12月3日,一臺嶄新的58寸電視機搬進了康定市新都橋鎮拔桑二村村民秋達的家里,秋達握住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的手,連聲感謝。
當天,在該工作隊的協調下,都江堰市工商聯、都江堰市奎光塔街道商會攜手長虹集團赴康定市開展愛心捐贈活動,共向康定市新都橋鎮、塔公鎮、麥崩鄉捐贈價值50余萬元的電器,其中包括衛星電視、凈水器、壓力鍋、電熱水器等。
此次活動是都江堰市奎光塔街道商會推進“萬企興萬村”活動的內容之一,奎光塔街道商會對口幫扶康定后,充分發動會員單位力量,形成持續幫扶機制,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擔當。
楊云飛介紹,此次愛心捐贈將助力康定市織密防止返貧致貧“保障網”,有助于提升康定市困難群眾、殘疾人、旅游從業人員等生活條件。
今年以來,都江堰市全面深化全域結對幫扶,制定了《都江堰市全域結對聯絡員制度》,明確都江堰市44個部門、11個鄉鎮與康定市相關部門(鄉鎮)全域結對,充分發揮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在幫扶前線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對口幫扶干部為紐帶,進一步織密全域結對工作網。據介紹,《都江堰市全域結對聯絡員制度》是都江堰市全域結對工作安排的創新舉措,也是進一步明確結對關系、落實工作職責的具體行動。
為進一步培育康定市鄉村振興所需的產業人才、專業人才、干部人才隊伍,都江堰市分批次組織開展對口支援康定市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培訓人員涉及康定市6個鄉鎮,約200人參加培訓。培訓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交流互動等方式進行,邀請高校教授以及行業協會專家授課,培訓內容貼近實際,受到參訓學員的一致好評。
在全域結對的大背景下,就業幫扶也在深入推進。今年7月,都江堰市組織15家用工企業赴康定市參加就業幫扶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669個,現場達成意向性協議121人,轉移就業40人,技能培訓100余人次。
截至目前,都江堰市今年已推動30余家單位赴康定結對考察,開展活動100余次,授課、業務指導123人次,培訓830余人次,“傳幫帶”培養855人次,捐款捐物200余萬元,消費幫扶400余萬元,邀請康定市80余名干部人才到都江堰市跟崗鍛煉。
下一步,都江堰市還將激發“對口幫扶+”活力,助力“萬企興萬村”行動有效開展,推動全域結對工作由市、鄉鎮(街道)深入到村一級,縱深推進產業就業、人才培育、公共服務等重點幫扶領域,逐步推進區域聯動,做大對口幫扶成果增量,進一步提升對口幫扶成效,不斷提升康定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圖片由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康定市:農牧文旅融合,為全域旅游添動能
當“三遺之城”遇上“溜溜的城”,會產生怎樣的幫扶效果?近日記者奔赴康定,了解幫扶背后的故事。[詳細] -
浙川山海協作演繹“康定新情歌”
今年6月,一支由27名杭州干部組成的杭州市幫扶甘孜州工作隊入川,開始為期三年的對口支援工作。杭州與甘孜攜手結對,杭州蕭山與甘孜康定結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