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山海協作演繹“康定新情歌”
今年6月,一支由27名杭州干部組成的杭州市幫扶甘孜州工作隊入川,開始為期三年的對口支援工作。杭州與甘孜攜手結對,杭州蕭山與甘孜康定結親。
為了更好地拉近兩地“山海情”,促進浙川經濟文化交流,10月9日,杭州40余位企業家、媒體人士和康定市市級機關、街鎮(鄉)干部共同錄制了特別節目《康定新情歌》,奏響美好的浙川山海協作曲。
康定,是一座隱于川西深處的旅游文化名城,以一首《康定情歌》著世聞名。康定的美,幾乎濃縮了川西所有的風景。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匯集了40余種礦產,水能等綠色能源豐沛。康定的人文獨樹一幟,“藏衛通衢、川藏要沖”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康定多元、包容的文化底蘊。它是川、藏、滇、青四省及周邊地區重要的人流與物資集散地,也將成為四川西向開放融入“一帶一路”的門戶樞紐。
大美之城康定,有著怎樣的美好未來?杭州與甘孜攜手結對,為當地帶來了什么改變?康定市政府副市長謝紅霞介紹,從2018年開始推進鄉村振興以來,康定不斷聚集人、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努力實現農牧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以人才隊伍建設為例,已經引進了113名人才到康服務。同時加強院校、院企合作,不斷壯大農村“土專家”“田秀才”等人才隊伍。
中共康定市委常委、康定市政府副市長王靖江是這次掛職甘孜的杭州干部之一。他分享了在康定掛職四個月來的感受。他表示,康定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活力的城市。康定即故鄉,掛職干部們必將擔負起兩地山海協作之重任,為康定發展助力。他認為,譜寫山海協奏曲,需要在招商引資、人才培養、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給予支持。針對鄉村振興,蕭山與康定已在多個項目中展開合作,涵蓋了產業、黨建、數字治理、美麗鄉村等領域。他相信,康定一定會寫下美好的共富故事。
浙江省科技廳原廳長蔣泰維表示,康定可以借鑒浙江的產業發展經驗,浙江最重要的經驗是發展民營經濟,把民間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調動起來。康定可以發展“飛地”經濟,比如在成都、重慶、杭州等地設置康定科技園、孵化器。研發中心在大城市,生產基地在康定,從而把資本引進山區。
杭州千島湖啤酒集團董事長鄭曉峰表示,康定和自己的家鄉千島湖很像,可以借鑒千島湖的發展經驗,利用好山水資源,走差異化、精品化發展路線。
杭州濱和環境建設集團董事長湯利忠建議,康定可以在燈光上做文章,開發燈光秀等旅游產品,豐富康定的夜經濟。
浙江水欣集團董事長蔣文龍建議進一步提升康定的交通條件,從而讓水利資源、礦產資源更好開發利用。
杭州永盛集團總經理李健浩建議,康定可以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做小而精的酒店,給旅客精準舒適的旅游體驗。
華治數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方表示,杭州是數字之城,康定是生態之城。兩地牽手,在新時代、新技術、新思維之下,康定新情歌令人期待。康定有清潔能源,結合當下的產業發展導向,“光伏+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將大有可為。
在錄制現場,康定品牌研究與宣傳推廣中心成立儀式舉行。中心由康定市人民政府、杭商傳媒聯合成立,是研究、培育、宣傳、服務、提升、引領康定品牌,共促康定發展的平臺,將為康定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為康定經濟社會和文旅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渠道、平臺及傳播等方面的支持。
促進產業迭代、振興經濟發展,干部與人才的儲備和培養至關重要。現場,此次訪問康定的杭州田野提花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偉健、杭州永盛集團總經理李健浩、杭州濱和環境建設集團董事長湯利忠、浙江鑫加鎂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國燦、杭州映山花顏料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水清、杭州康宇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艷、杭州鼎銘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銘杰、高頓(杭州)財務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波等企業家,向康定市委組織部聯合捐贈,捐贈資金將定向用于康定市鄉村振興干部、人才培訓提升等工作。
企業家們還為康定的干部、人才們送去了一場主題演講暨鄉村振興干部、人才培訓。浙江甲骨文科技集團董事長顧惠波作了題為《數字賦能三農 助康定鄉村振興》的主題分享,浙江順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洪安作了題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電商新樣板的實踐》的主題分享。(徐青青 樓晉瑜/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康定市:鄉村旅游鋪就“情歌之鄉”民眾“致富路”
“我們這里不僅提供住宿,還可以在院落里吃燒烤、在采摘園里體驗采摘的樂趣,整個村莊夜景也非常漂亮……”4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若吉村村支書唐玉橋站在村口介紹道。[詳細] -
旅游名城傳幫帶 “后進村”蝶變318線上“網紅村”
“318”新都橋環線迎來了旅游旺季,背包客、攝影家、旅行團……四面八方的游人匯聚到“攝影天堂”,折多山下的水橋村又熱鬧起來。[詳細] -
從貧困村到“明星村”:俄達門巴的蛻變之路
3月下旬,川西高原陽光猛烈,雪山耀眼。在折多山腳下,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俄達門巴村。2020年,這個175戶831人的高原牧業村,人均收入超22000元。而在幾年前,這個村子還是國家級貧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