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活躍在長江源的“大自然攝影隊”
憨態可掬的兔猻一家在草甸嬉戲,兇猛敏捷的雪豹在山巖間穿梭,高大健壯的白唇鹿涉水過河……近年來,地處長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依靠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頻頻“出圈”,而這些野生動物照片和視頻都出自普通牧民組成的“大自然攝影隊”之手。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內的長江上游河段。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曲麻萊縣位于長江源流域,平均海拔4550米,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長久以來,源頭的壯美山水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很少被外界知道,當地生態發生的變化更鮮有專業記錄。
“每天與自然相伴,時間一長大家都有拍攝記錄的欲望,同時生態管護員在巡護的時候也有記錄的需要。今天的照片過幾十年就是歷史的見證,我們想把山山水水的變化告訴更多人。”“大自然攝影隊”隊員、攝影指導老師江文才仁說。
這是2022年7月15日在曲麻萊縣巴干鄉代曲村拍攝的雪豹。新華社 尼瑪 攝
2016年,“大自然攝影隊”正式成立,隊員都是曲麻萊縣各鄉鎮的普通牧民和生態管護員。剛成立時只有43名隊員,現在隊員已超百人。
今年55歲的格來江措是曲麻萊縣巴干鄉代曲村人,村內代曲河匯入長江干流通天河,從小生活在這里,格來江措對于長江有著割舍不斷的感情。“大自然攝影隊”一成立,格來江措就主動報名加入,如今是代曲村內攝影隊的負責人。
格來江措20多歲就開始接觸攝影,剛開始借別人的相機給家人拍照留念,對于專業的攝影技術并不太懂,后來轉而拍攝家鄉的動物和風光,這一拍就再也停不下來。“家鄉的野生動物被更多人看到,我特別有成就感。”格來江措說。
這是2022年7月15日在曲麻萊縣巴干鄉代曲村拍攝的雪豹。新華社 尼瑪 攝
說起最讓他激動的一次拍攝經歷,格來江措至今記憶猶新。2020年的一天下午,山上積雪未消,格來江措在外攝影時偶然遇見一只巖羊尸體,由此判斷附近可能有雪豹出沒,當下決定蹲守。晚上10點多,一只母雪豹帶著兩只小雪豹進入鏡頭,格來江措快速按下鏡頭,留下了珍貴的照片。“我從晚上一直跟拍到第二天天亮,當時心里也害怕,但就是覺得很難得,我要記錄下這些鏡頭。”格來江措說。
長期巡護拍攝,格來江措一頭“扎”進了長江源的動物世界。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時間,會出現什么動物,他心里都有數,攝影水平也越來越高,漸漸地,附近鄉鎮有越來越多的牧民主動跟著他學攝影。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下20位。
“看到這么多年輕人加入攝影隊伍,我很高興,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生態就會得到更多關注,大家也會更加主動保護生態環境。”格來江措說。
通過鏡頭的記錄,長江源頭生態的變化被“大自然攝影隊”的隊員們看在眼里。“小時候只是聽大人說過山里有雪豹,但誰也沒見過。這些年生態好了,攝影隊隊員們基本都見過雪豹,三分之一的隊員都拍到過雪豹。”江文才仁說,“還有越來越多叫不上名字的動物也多次被拍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從青海到上海,他們共護一江水
青海,上海,長江發源的地方,奔流入海的終點,從雪域高原奔向蔚藍大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不懈探索,正在長江頭尾上演。[詳細]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探訪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以黑頸鶴及其繁殖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區。[詳細]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守護藏羚羊——一位科研工作者與藏羚羊的20年情緣
“藏羚羊保護是人類參與瀕危動物救護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用更多高科技手段,把一個物種的遷徙原因搞清楚,也能啟發對其他物種的研究和保護。”連新明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