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神器”現稻城
2021年10月12日 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東面安裝好的第一臺天線。
2021年12月13日 子午工程二期百米高的定標塔封頂。
2022年10月23日 技術人員在百米高的子午工程二期定標塔上調試天線。
2022年11月13日 工人正在安裝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的最后一個天線面。
2021年10月30日 中國空間站從子午工程二期上空飛過。
2022年10月28日 科研人員在調試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系統設備。
2021年11月24日 技術人員在大雪中安裝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的天線。
2022年11月13日 完成系統集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全貌。
11月13日上午10時許,甘孜州稻城縣,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建設現場,隨著最后一個天線面被緩緩吊起并安裝到位,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設備完成系統集成。這標志著當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已初步成型,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這一刻,建設者們的歡呼聲在海拔3830米的甘孜州稻城縣噶通鎮群山間回蕩。眼見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主體在高原上屹立的壯麗圖景,中國電科第39研究所現場施工負責人葉愛林感慨:“244天的付出,終于見到‘千眼天珠’豎立在高原上,特別自豪!”為了項目能及早完工,他和隊友們一直奮戰在高原上。
該項目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的標志性設備,是全球規模最大、性能最強的太陽射電成像觀測設施,是科學家為探秘日地空間環境布下的一張大網。它是由313臺直徑6米、形似鍋蓋的天線構成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天線均勻分布在直徑1公里的圓環上,由圓環中心100米高的定標塔為整個觀測鏈路提供定標基準,狀如一顆巨大的“千眼天珠”。望遠鏡工作在150MHz—450MHz的射電頻段,對太陽爆發活動進行成像成譜觀測。建成后,能夠實現實時監測太陽,監測太陽射電耀斑,跟蹤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形成、演化和進入行星際的全過程,對子午工程二期探索高時空分辨的日地空間環境動態特征和變化規律起到重要作用,并將在脈沖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子午工程二期獲國家立項批準開始建設。同年,四川省政府為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配套的地方項目獲批并開始建設。記者一直用鏡頭關注其建設情況,記錄下建設者們在高原環境下拼搏奉獻,克服各種困難,拼在一線的瞬間。
承擔分系統研制的各外協單位的建設者們充分繼承和發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齊心協力持續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同缺氧和各種惡劣天氣作斗爭,通力合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最終使得設備系統集成工作提前50天完成。
在系統集成完成后,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將進入緊張的聯調聯試階段,預計在2023年6月完成系統聯調聯試,進入試運行階段,全面投入科學研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稻城縣:探訪建設中的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境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正在進行緊張的設備安裝,預計2022年底完成天線安裝調試工作。[詳細] -
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迎來重大節點
近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境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標志性設備“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迎來重大節點——定標塔主體結構順利完工。[詳細] -
頂級科學基礎設施為啥“扎堆”四川稻城?
在四川稻城深山里的,不止有子午工程的“圓環”,還有同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根據公開信息,未來還可能有大型天文望遠鏡等項目入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