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五年之約:從坦克連到偵察連,一支連隊的轉型跨越

      發布時間:2022-11-14 11:23:00來源: 解放軍報

        一名士兵帶給連隊的“禮物”

        程錫南

        “黨的十九大以來的5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5年。”參加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討論交流,談及最近這5年經歷的變化,第74集團軍某旅中士王亞偕激動不已。

        5年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王亞偕所在的連隊由坦克連轉型為偵察連。5年過去了,王亞偕從門外漢成長為專業精通的偵察班長,實現了坦克兵向偵察兵的轉變,連隊也實現了從名次倒數到軍事訓練先進單位的轉變。

        “唯有奮斗能創造歷史!”談起5年成長,王亞偕向大家分享了3個月前帶隊參加集團軍偵察專業預提指揮軍士比武集訓的一段經歷。

        集訓隊里,各單位偵察尖子匯聚一堂,高手如云,競爭激烈。集訓第一次月考,王亞偕所帶班成績總評位列倒數。

        那時,王亞偕內心十分焦慮:與其他旅老牌偵察兵同臺競技,他們這些半路出家的偵察兵,能否一戰?

        盯著成績公布欄,王亞偕心中不是滋味。他回憶起了多年前的那個下午。連隊參加上級偵察比武鎩羽而歸,時任連長周臻紅著眼眶對大家說:“這口氣,我們一定要自己掙回來!”

        王亞偕帶著全班立下軍令狀:“誓把紅旗扛回連隊!”查找訓練問題、分析短板弱項、制訂強化訓練計劃……大家的血性都被點燃。

        “腦袋里只有一個念頭,拼了!”王亞偕說,他們把這種“拼”的精神貫穿集訓始終。結業考核,韋劍鋒強忍雙手4個血泡的疼痛,突破極限拉單杠;武裝5公里越野,劉曉東拼盡全力……

        最終成績出爐,王亞偕所在班取得集團軍總評第一的成績。1人通過軍事體育“特二級”認證,2人通過軍事體育“特三級”認證,全班5人都因成績優異而獲得集團軍表彰。

        結業大會,王亞偕上臺領獎,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掌聲中,這位黝黑魁梧的漢子站得筆直。

        這個場景與5年前相似,當時還是坦克兵的王亞偕被評為優秀炮手,那是他第一次上臺接受表彰。

        “這是我獻給連隊的禮物。兩次領獎臺的距離,我走了5年。從坦克兵到偵察兵,轉型背后是我們全力奔跑的身影!”王亞偕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表彰證書,信心滿滿地說,“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靠奮斗一定可以創造下一個5年的奇跡!”

        五年之約:一支連隊的轉型跨越

        龍旺維 潘仲齊 程錫南

        凌晨5點,灌木叢中,一雙眼睛緊盯岸灘一線。

        作為藍方前沿偵察力量,中士范方金可謂指揮所的“眼睛”。

        此刻,紅方突然發起進攻,兩棲戰車離艦泛水編波,范方金迅速將“敵情”上報指揮所。

        8年前,范方金來到部隊成為一名坦克兵。抱著成為“英雄坦克手”的目標,他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第一年就擔任炮長,在年度實彈射擊考核中打出滿堂彩。日夜與坦克相伴,他聞慣了戰車上的油液味,聽慣了發動機的轟鳴聲。

        5年前,范方金所在坦克連轉型為偵察連,他目送朝夕相伴的坦克駛出營區,順手的工具也從扳手變成了匕首。

        5年過去,范方金的雙手因為攀登訓練長出老繭,他不再跟隨戰車正面沖鋒,而是出其不意地隱蔽滲透。他早已適應了沒有發動機轟鳴的日子,找到了一名偵察兵的生存方式。

        “推進偵察預警、聯合打擊、戰場支撐、綜合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這句話,讓范方金印象深刻。他感到自身的角色轉變,正與時代的要求同頻共振。

        “發現‘敵’指揮車,請求火力打擊。”透過偵察設備,范方金將“敵情”悉數摸清,迅速呼喚遠程火力殲滅。

        炮彈呼嘯,戰車“趴窩”。看著自己提供的情報發揮作用,范方金心情激動。演練地域,許多官兵和范方金一樣,緊盯戰場前沿,不斷傳遞情報。

        眼前這一幕背后,是一支連隊5年轉型之約,也是一群官兵5年成長跨越。

        從坦克連到偵察連

        “新的征程,我們已經有了新的名字”

        烈日當空,一架小型無人機盤旋在演練地域上方。山體反斜面,三級軍士長張柳華操控著它飛向戰場深處。

        與范方金經歷相似,張柳華同樣從坦克兵轉型而來。即便離開了崗位多年,他依舊感覺那些日子歷歷在目。

        “開坦克別叫苦,先吃上二兩土。”張柳華記得,一天訓練下來,他常是滿臉塵土,迷彩服掛滿泥水。夏天鉆進車內,不到半個小時衣服就能擰出水,冬天則冷得人直哆嗦。

        “苦是苦,值得!”當坦克兵12年,張柳華是同年兵里第一個當上車長的,他還考取了駕駛、通信2個專業的特級證書。他享受跟著坦克沖鋒陷陣的感覺,“炮彈出膛,千米開外的目標灰飛煙滅,帶勁!”

        這一切,在5年前的那個夏天改變了。張柳華清晰記得那個晚上,全營集合開大會,營連主官表情凝重,空氣格外肅靜。會上,營長宣布命令,張柳華所在坦克連與其他連隊合編為偵察連。那一刻,張柳華心里空落落的。

        作為一名老坦克兵,張柳華有說不盡的不舍。更讓張柳華難以釋懷的是,他引以為榮的坦克專業技能,到了新單位將“無用武之地”,自己將成為新專業的“小學生”。況且,人到中年重新開始,還有沒有發展前途?這些都是當時張柳華心中的問號。

        在新組建的偵察連,和張柳華有著類似經歷的人還有不少。大家過去在各自專業領域都有“兩把刷子”。如今連隊轉型,意味著他們要從零起步、從頭再來。轉型能不能成功,大家心里都沒底。

        “新的征程,我們已經有了新的名字。”時任指導員盧衛同樣從坦克專業轉崗而來,面對改革調整,他心態從容,“接受現實,做好自己。”

        宣布命令第二天,連隊官兵便背上背囊前往新營區。走之前,張柳華特意到車庫看了看坦克。摸著漆黑發亮的履帶,他在心底告別了12年的坦克兵青春。

        坐上運輸車,看著路邊不斷變換的風景,張柳華感覺強烈:未來已來!

        從倒數到優秀

        “爬坡過坎,不進則退,得有人推著他們前進”

        轉型之路,從一開始便遇到了溝溝坎坎。

        第一天訓練格斗捕俘,就有人扭傷胳膊;倒功練習,幾名軍士感到頭暈目眩;從半天外場訓練、半天裝備保養的坦克兵,到全天全訓的偵察兵,個別人選擇了“躺平”……

        心里有疙瘩,干啥都不順。盧衛察覺到,一紙命令雖讓大家實現了名稱上的轉變,但思維上不少人還沒轉變過來,導致對新變化有些無所適從。

        “不管坦克兵、偵察兵,能打贏才是好兵!”盧衛在官兵中開展“正確看待轉型,跑好接力首棒”專題教育,引導大家堅決服從改革大局,正確看待角色轉變;組織“轉改偵察兵,我該怎么辦”“新起點,我拿什么再出發”討論活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崗位的變化,談個人的打算。討論中,班長羅上吉首先表態:“崗位變了,初心不能變,干就要干出樣子來。”一級上士賽志敏結合多次轉崗經歷暢談感悟:“每個崗位都是大有可為的戰位。”

        看著大家堅定的目光,盧衛知道他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繼續向前,盧衛才發現舉步維艱。全連沒有一個偵察專業骨干,他們只能盯著教材干著急。從越老越吃香的坦克兵,到體能技能突出的偵察兵,個別骨干有些力不從心。

        旅黨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解決他們跨兵種建設的難題,旅里選派偵察專業骨干到連隊進行幫帶,還特意從特戰旅給他們調來了一位新連長。

        上任第一周,連長周臻就感受到巨大心理落差。攀登訓練,沒人能爬上崖壁;擒拿格斗,教了幾遍動作還是差強人意;負重奔襲,一個班沒跑多久就打散了。旅里組織建制連武裝越野考核,他們拿了倒數名次。

        “要實現轉變,非要掉層皮不可。”周臻知道,先天不足只能靠后天彌補,他下決心狠抓訓練。

        對于羅上吉來說,那是他“最痛苦的一段經歷”。攀登、格斗、泅渡、射擊……每天訓練課目連軸轉,大家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從宿舍到訓練場有4公里的路程,連長要求他們手提重物行軍;攀登訓練,即使雙手磨出血泡,也得完成每天的訓練量。當時,他們悄悄把連長比做“魔鬼教頭”。

        面對不理解,周臻心里清楚:“爬坡過坎,不進則退,得有人推著他們前進。”在高強度的訓練節奏下,大家看到了實實在在的進步。3個月下來,全連官兵專業課目考核成績提升顯著,還涌現了不少的專業尖子。

        進步有目共睹。周臻發現,年輕戰士普遍進步幅度大,兵齡長的軍士相對進步幅度小。如何優化結構,激發老兵們的動力?這成了周臻心中的難題。

        “信息化戰場,偵察兵不能完全依靠體能吃飯。”老兵談心會上,周臻鼓勵大家,體能只是戰場的入場券,過去偵察兵靠兩條腿,如今更靠大腦,“老兵”同樣有用武之地。

        不久,連隊組織崗位調整。不少技術型軍士從武裝偵察崗位調整至技術偵察、無人機偵察、情報處理等崗位。調崗后,張柳華成為無人機飛控手。新崗位點燃了他的學習激情,張柳華很快便在上級無人機專業集訓中被評為“優秀操作手”。通過崗位調整,很多軍士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賽道。

        找準方向堅持奔跑,就能看到希望。年底,旅組織集體3公里武裝越野考核。考核全程,官兵們一路幫扶,相互鼓勁。最終,他們取得了全旅第二名的成績。年終考核,全連官兵全力以赴,最終總評優秀。

        “讓我們來個五年之約,堅持下去,這支連隊會變得更加優秀!”年終總結會上,連長的這句話,大家都記在了心里。

        從硬指頭到鐵拳頭

        “坐上時代巨輪,我們正在前往更遠的遠方”

        “點火!”萬里晴空,某型偵察無人機呼嘯而起。

        車艙內,中士蘇崢不斷輸出飛行指令,精準控制無人機展開空中偵察。通過屏幕上實時回傳的清晰畫面,戰場態勢一目了然。

        “無人機讓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視角’。”作為連隊無人機偵察班班長,蘇崢喜歡這個戰位。5年前,他從步兵連調來連隊,隨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各級無人機專業集訓中斬獲名次,成為無人機專業骨干。

        盯著屏幕上的飛行航線,蘇崢感觸頗深:“無人機讓我們看得更遠。”過去,蘇崢曾擔任重機槍手、武裝偵察員,肉眼和望遠鏡的觀察邊界就是他的偵察范圍,如今通過無人機,他的偵察距離較以往大幅增加,這是過去他不敢想象的。

        無人機的機翼也讓蘇崢的人生軌跡走得更遠。碧海藍天,他和戰友們放飛無人機;大漠草原,他和戰友們見證新型無人機起飛……

        在連隊,許多人的人生軌跡變得更加遼闊。2019年,下士李國棟赴北京參加國慶70周年大閱兵,挺起胸膛豪邁地走過天安門;同年,下士張梓健遠赴大洋彼岸,與外軍一同進行聯演聯訓;去年,二級上士鄧偉群奔赴非洲大陸執行任務,真切感受到國家與軍隊的強大……

        入伍前,他們沒走出過大山、沒見過大海,如今卻可以隨口道出一個個遙遠的國度、一個個陌生的城市。誰能想到,這些普通陸軍士兵的練兵“地圖”能夠如此遼闊。

        “這些年,連隊同樣在不斷遠行。”指著地圖,周臻自豪地說。組建之初,他們就遠赴嶺南腹地,在某特戰旅展開強化集訓。隨后,這支連隊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南海之濱,他們與海軍航空兵某部展開聯合機降訓練;粵東海域,他們與集團軍所有偵察連一道戰風斗浪,錘煉海上偵察本領;今年,連隊遠程機動千余公里,赴陌生地域與素未謀面的單位展開實戰化對抗演練……除此之外,各類比武、集訓、學習密集展開,新型裝備快速列裝,每個人都切切實實感受到連隊建設的加速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加速科技向戰斗力轉化’,這正是我和戰友們親歷的強軍實踐!”周臻興奮不已。

        “坐上時代巨輪,我們正在前往更遠的遠方。”指導員陳桐臺認為,這個更遠的地方,是距離打贏更近的地方。

        這一點,中士劉偉念體會深刻。剛剛結束的演練中,他擔任前沿偵察組組長,目睹無人機、新型偵察車等信息化偵察裝備縱橫演練場,10余種戰場偵察手段保證了情報鏈路暢通高效,為指揮所提供了穩固情報支撐。從兩條腿到“一雙翅膀、四個輪子”,他明顯感受到偵察配系由分散化向體系化發展,由機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

        5年前,劉偉念剛從某紅軍連隊來到偵察連,強烈感到自己“成了普通連隊中的普通一兵”。5年過去,見證連隊裝備升級換代,嵌入作戰體系越來越深,他愈發感到自己獨一無二,無可取代。

        放眼全旅,很多官兵都有這樣的感觸。去年,該旅組織合成營實兵對抗演練,前方攻擊隊沖鋒陷陣,后方通信、電子、偵察、維修等力量實時保障,10多個兵種密切配合,體系的力量讓人震撼。

        “體系作戰,每一個節點都至關重要。”在該旅參謀長周電杰看來,這幾年,全旅每一支連隊都在快速發展,這是作戰體系升級的必然,“只有每個節點成為硬指頭,才能有體系作戰的鐵拳頭。”

        平凡的連隊 強軍的戰位

        許恒

        “當兵就去英雄連隊”是許多年輕士兵的夢想,“紅一連”“硬骨頭六連”等英雄的戰斗集體是許多人向往的榮耀。金戈鐵馬、壯懷激烈的軍營,歷來英雄輩出。我們鼓勵官兵向英雄看齊、向優秀聚攏。

        翻開英雄連隊圖譜,追尋他們的發展足跡,不難發現:英雄連隊無論多么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無不始于平凡,成于非凡;無不孕育在平時,迸發于危時。

        英雄連隊的底色是平凡。走近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這群90后、00后官兵看上去并沒什么特別,他們像其他普通年輕人一樣,喜歡刷劇、網游、追星……在空降兵某部“雷神突擊隊”,你會發現戰士們第一次跳傘也會雙腿顫抖。他們并非是天生的空中王者,平凡是他們的底色,但他們不甘于平凡。在“硬骨頭六連”,戰士們的水壺永遠是裝滿水的狀態。在“雷神突擊隊”,隊員們無論生活還是訓練,全部要穿作戰靴;每次戰備拉練,背囊里物資一應俱全。

        偉大寓于平凡,英雄始于普通,普通連隊同樣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電子對抗連,演練中讓對手電臺失靈、雷達失效、指揮中斷,指揮員為他們豎起大拇指。聯勤保障部隊汽車運輸某團二連,常年奔跑在青藏高原天路之上,一次次頂風冒雪為雪域送去溫暖和力量。第74集團軍某旅偵察連,從坦克連轉型而來,在今年演練中成功擔任“戰場之眼”和“敵后尖刀”,發揮作用突出……放眼全軍,這樣的平凡連隊數不勝數,但他們在平凡的戰位一樣可以創造非凡的成績。

        信息化戰爭是作戰體系之間的對抗,作為戰斗力體系上的節點,沒有一支連隊是平凡的,沒有一個崗位是多余的。體系對抗中,一個戰斗力環節松動,整個戰斗力生成鏈條就可能斷裂。一個關鍵節點遭到打擊,就可能導致整個體系癱瘓。

        平凡的連隊,強軍的戰位。我們要立足戰位把本領練硬,把連隊建強,讓一個個硬指頭在作戰中攥成鐵拳頭,形成不可戰勝的力量。(解放軍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影院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第1页|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挠胸挠乳尖视频|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观看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xxxx国产视频| 日本bbwbbwbbw|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热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三级|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老少另类性欧美杂交|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香蕉污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一级美国片免费看|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污视频网站免费|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精品导航| 国产伦子沙发午休| 国产精品你懂得|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