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27小時 搶通進入震中最短“生命通道”
9月6日,瀘定縣磨西鎮通往海螺溝景區的道路被阻斷,蜀道集團施工人員在冒險搶通道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樹 攝
蜀道集團施工人員在應急搶險。蜀道集團供圖
通了!9月6日16時許,沿著剛剛打通的省道434線,來自;;四川省瀘定縣城方向和磨西鎮方向的車輛,在貢都回頭曲線處交匯。“9·5”瀘定地震發生后,從瀘定縣城到震中磨西鎮的公路多處斷道,車輛進入震中要多繞行約3小時。搶險救急,交通是先鋒、是保障。經多方配合,僅僅27小時,這條進入震中的最短“生命通道”被搶通。
急!急!急!查情況、定方案、調機械
9月6日6時多,天剛蒙蒙亮,幾輛挖掘機、裝載機就從磨西鎮出發,沿省道434線往瀘定方向行進,直至斷道點停下,開始施工。甘孜州公路管理局康定公路分局局長扎西鄧珠說:“任務明確:把這段路搶通?!?/p>
“9·5”瀘定地震后,交通運輸廳迅速摸排,發現進入震中磨西鎮的3條“生命通道”中,經康定通行省道434線(榆磨路)抵達磨西鎮是唯一通暢的,但沿線多處斷道。9月5日晚,來自外地的救援車輛經這條道路前往磨西鎮,需繞行約3小時。
用最快時間,打通最短“生命通道”!9月5日18時,交通運輸廳駐磨西前線指揮部負責人、副廳長許磊抵達磨西后,迅疾組織隨行的廳公路局、省公路設計院公司和甘孜州交通運輸局、公路局人員,對磨西鎮至得妥鎮金光村的斷道點位進行查勘,一 一查明斷道情況,逐個制定搶通對策。20時,搶通方案敲定。
公路搶通保通,需要機械車輛。緊接著,又是緊張的調度安排。10余臺車就近調來,蜀道集團、安能集團、華川集團等企業派出車輛、施工人員前往支援,6日凌晨2時左右,施工車輛陸續到位。
快!快!快!修便道、破巨石、開新路
6日一大早,應急搶險進入馬力全開的狀態。
距磨西鎮1公里處的斷道點,7.5米寬的公路路面,只剩下不到一半。剩余的路面呈懸空狀態,下面是300米深的崖谷。受損如此嚴重,這段公路短期內無法原路修復,須另修一條便道,避開斷道點。
兩臺挖掘機對向開挖,11時,一條新路雛形初現;等候在一旁的壓路機緊跟而上,碾過后路面平實了;運料車也來了,將就近散落的石塊變廢為寶,路面結實了……
貢都回頭曲線處,2萬余立方米的塌方體將公路掩埋,一人高的石塊比比皆是。幾臺挖掘機、裝載機各司其職,揮舞鐵臂,將石塊、木塊、泥塊盡數推開。
垮塌的山體有幾十米高,表面覆蓋著一層流沙,隨著工程車的施工,“沙沙沙”地向下流動。為確保施工安全,公路兩側都設置了安全盯梢員,緊盯山頂滑坡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機械操作手退到安全區。12時30分,好消息傳來:此處斷道已搶通!
地震中,很多轎車大小的山石砸破攔阻網,砸壞路面。瀘定公路分局施工人員帶著機械從瀘定方向趕來,把巨石敲碎,把碎石又填補到裂縫中。扭曲的欄桿、樹干、不影響通行的石塊,被逐一清理到路邊,為車輛騰出道路。
多方配合,齊心協力,16時,施工一線傳來喜訊:路通了!
很快,這一好消息傳播開來。應急救援的皮卡車、工程車、重型貨車,從瀘定方向駛來;越野車、消防應急救援車,從磨西方向出去了。在布滿“傷痕”的公路上,越來越多的車輛交匯,又快速地往各自的目的地駛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3小時救出70余名被困群眾
9月6日7時20分,由5位向導和40多位武警官兵組成的救援隊伍統一集結,徒步前往瀘定縣磨西鎮咱地村搜救地震被困人員。[詳細] -
徒步35公里 突擊小組救出八旬老人
9月6日14時,在通完衛星電話后,德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委員王蕾環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前線救援力量傳來喜訊:被困瀘定縣得妥鎮天池山村的八旬老人已得到臨時救治,正準備轉移至安全地帶。[詳細] -
連翻3座山組織村民自救 一位村支書的震后24小時
倒塌的院墻旁,張平坐在小板凳上,用筆記下已轉移群眾的姓名,雙眼通紅。9月6日下午,記者見到張平時,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4小時。[詳細] -
大渡河畔 救援隊伍水陸并進奔赴災區
王崗坪鄉地處大渡河峽谷。地震發生后,進入王崗坪鄉的道路阻斷,為了讓救援力量抵達,這里變為一個臨時集結點。從新民鄉乘船出發,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可由此連夜向受災更嚴重的地區挺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