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35公里 突擊小組救出八旬老人
點位:瀘定縣得妥鎮天池山村
方式:徒步
9月6日14時,在通完衛星電話后,德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委員王蕾環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前線救援力量傳來喜訊:被困瀘定縣得妥鎮天池山村的八旬老人已得到臨時救治,正準備轉移至安全地帶。
受地震影響,通往天池山村的道路受阻,有群眾被困。9月5日18時,德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到達瀘定縣得妥鎮開展救援。夜幕降臨,救援隊伍從南頭村出發沒走多遠,道路就中斷了。巨大的落石將前往天池山村的道路完全堵死,大家只好退回南頭村。當晚,已撤離到山下的村民自行組織排查發現,一位八旬老人失去了聯系。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德陽消防一架無人機從南頭村起飛,試圖通過燈光和喊話與老人取得聯系。幸運的是,很快就有了發現。“從無人機反饋回來的畫面,我們發現了老人腿部受傷。”王蕾環介紹。
9月6日7時,一支由甘孜和德陽救援力量組成的16人突擊小組在南頭村集結完成。
檢查裝備,整裝出發。過橋后,救援隊伍發現,原本狹窄的村道已完全看不到原來的樣子,巨大的滾石橫在道路中間。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山上不時有碎石滾下。
在行進近6個小時后,救援隊伍終于找到被困老人。
老人年過八旬,在震后撤離過程中,背部和雙腿均有不同程度受傷,20多個小時沒有進食。消防救援人員趕緊將隨身攜帶的面包和水送到老人手里,并安排同行醫務人員對老人進行了簡單救治。
顧不得休息,救援隊員隨即對老人開展轉移工作。隊員們先將老人固定在多功能擔架上,并以4人為一組輪流抬著擔架向山下走去。
“不行!這樣太慢了!”王蕾環做出決定,另外組織一支隊伍由南頭村向天池山村出發,待兩支隊伍相遇后進行“交班”,快速將老人轉移下山。同時,安排救護車輛在南頭村等候,確保老人一下山便可以送往醫療機構。
13時40分,一支6人組成的隊伍從南頭村出發。14時25分左右,正當兩支隊伍進行“交班”時,一塊巨大的石頭從山上滾落而下,且小落石不斷,現場所有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穩一穩,再繼續。18時,救援隊伍抬著老人終于到達南頭村,醫務人員趕緊將老人轉運到定點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連翻3座山組織村民自救 一位村支書的震后24小時
倒塌的院墻旁,張平坐在小板凳上,用筆記下已轉移群眾的姓名,雙眼通紅。9月6日下午,記者見到張平時,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4小時。[詳細] -
大渡河畔 救援隊伍水陸并進奔赴災區
王崗坪鄉地處大渡河峽谷。地震發生后,進入王崗坪鄉的道路阻斷,為了讓救援力量抵達,這里變為一個臨時集結點。從新民鄉乘船出發,救援隊伍和應急物資可由此連夜向受災更嚴重的地區挺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