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賦能促騰飛 文旅產業邁新程
春看綠草如毯,夏觀山花爛漫,秋賞萬山紅遍,冬覽雪景漫天。
如今的臨潭,全域旅游多點開花。近年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夯實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旅游+文化”“旅游+農業”等融合發展,做大經濟新增長點,將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勝勢,良田沃土變成觀光熱土,農家宅院變成游客樂園,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提升品質 擦亮品牌
臨潭縣著力夯實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抓實項目建設,強化品牌意識,優化服務水平,強化行業管理,極大提升了文化和旅游服務品質。重點實施了冶力關大景區、古戰阿子灘景區、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百里洮河風情線、“一十百千萬”工程等重點旅游項目,緊緊圍繞冶力關、八角旅游景區、觀景臺、旅游道路沿線、百里洮河風情線等重要節點發展萬畝油菜花、油葵、高原梯田觀賞帶、觀賞花卉基地等旅游休閑場所。
在冶力關池溝村建成了甘南鄉村振興大講堂、鄉村迪士尼樂園。在關街村、廟溝村、池溝村打造了農家樂休閑一條街、特色民宿體驗區;在八角廟花山村打造了以“花廬”民宿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文化旅游企業106家,A級景區3個,農家樂500多家,星級飯店3家,精品民宿35家,床位數達到1萬多張,馬隊經營戶100多戶,景區有攤位(點)100多家,旅游直接就業人數達5000多人,景區內游船、漂流、滑索、滑道、自駕游營地等涉旅游樂設施一應俱全。
提升服務 譜寫新篇
為使文旅公共服務跟上時代步伐、滿足群眾需求,臨潭縣不斷夯實文化和旅游發展基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體系,提高文旅惠民服務效能。
臨潭以冶力關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古戰、八角景區和百里洮河風情線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把全域旅游作為加快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方向,健全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在“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上下足功夫,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轉變,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開發草原風光、綠色峽谷、民俗風情、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為重點,積極打造旅游精品線路,全力培育以冶力關為代表的山水生態游、以洮州衛城、磨溝遺址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游、以古戰冰雪世界為代表的冬季游、以洮州蘇維埃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游,全力推進全縣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
組織文藝院團開展“送戲曲下鄉”活動,開展文藝演出288場次。利用傳統節會、節慶活動和春節舉辦秦腔演唱、歌舞表演、拔河比賽、鍋莊舞、社火表演、賽馬等各類文體活動320場次,開展送書進軍營、警營、鄉鎮、社區、農家書屋系列活動,設立圖書分館17個、流動圖書站43個,贈送圖書7.8萬冊。
項目支撐 宣傳帶動
依托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臨潭縣打出一系列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組合拳”。
重點實施了冶力關旅游基礎設施、觀景臺、廁所革命、旅游扶貧、古戰阿子灘大景區、縣城文化廣場、數字影院、牛頭城維修保護、洮州衛城加固維修、洮州衛城修繕與保護等重點項目20多個,完成投資3.6億元,文化旅游基礎條件全面改善。
投資1.89億元,建成了冶力關鎮廟溝、池溝村、古戰鎮古戰村、八角鎮廟花山村4個文化旅游標桿村;投資6791.14萬元,建設完成了冶力關鎮高莊村大場社、洪家村洪家社、關街村、八角鎮牙扎村等12個旅游專業村重點建設任務。投資700萬元,扶持發展農家樂200戶。
不斷創新推介宣傳方式,力推文化旅游首位產業。依托“中國拔河之鄉”“中國文學之鄉”等知名品牌開展旅游宣傳推介。堅持以節會為媒,成功籌辦了“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暨臨潭拔河節、“冶力關杯”攝影大獎賽、“洮州民俗文化節”等系列節慶活動。
隨著文旅產業全景、全業、全域高質量融合發展,臨潭全力打造“全省旅游示范縣”“甘肅省旅游重點縣”的腳步愈發堅定有力。臨潭,正以嶄新姿態迎接八方游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臨潭縣:發揮優勢共建美麗家園
臨潭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城鄉綠化,著力構建科學綠化和高質量綠色發展協同推進新格局。[詳細] -
甘肅省臨潭縣: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初春時節。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新城鎮,房屋錯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生產生活用具堆放井然有序。目之所及,整潔優美。[詳細] -
甘肅省臨潭縣廟花山村農家變得“文藝范兒”
“這兩年來我們村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村里農家樂建了一家又一家,收入也變得越來越好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八角鎮廟花山村村民張樹霞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