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感”的防控舉措帶來“有感”的溫度
“無感”的防控舉措帶來“有感”的溫度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今日社評
北京已連續七天新增病例數明顯下降,連續兩天無新增社會面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當前要繼續推進動態清零行動,不給病毒可乘之機,同時要以科技賦能疫情防控,不斷優化防控政策舉措,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通過更多“無感”的防控舉措,帶給廣大市民群眾更多“有感”的溫度,形成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戰的有利局面,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
5月28日開始,北京地鐵花莊站、鼓樓大街站等64座地鐵站啟動健康碼與乘車卡(碼)同步校驗測試工作,已經完成票務升級的APP乘車碼和一卡通乘客可直接刷閘,進站時設備自動查驗核酸結果,實現“無感進站”。據統計,截至28日,包括一卡通實體卡、手機NFC、乘車碼、民政類卡等,共計辦理一卡通升級服務683萬張,目前升級工作有序進行。
“拿出手機、刷碼、過閘機,幾秒鐘就完成了”,“沒什么感覺,挺方便的,比人工查驗更能節省時間”……已經完成一卡通、乘車碼授權升級的乘客,對“無感”查驗健康碼及核酸結果非常滿意。由于升級后的乘車卡關聯了健康信息,設備自動查驗,乘客可如以往一樣直接刷卡刷碼進站,減少了乘客排隊等待時間,提高了乘客進站速度和出行效率。
此次北京地鐵公交系統啟動升級服務工作,是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本輪疫情發生后,北京地鐵開始執行健康碼等查驗規定,北京公交集團也已于5月17日起在重點線路和站臺開始人工查驗健康碼乘車。為落實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減少乘客排隊等待時間、避免人員聚集,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和北京公交集團進行全面技術升級,實現乘車碼、實體卡與健康碼信息自動關聯、自動同步校驗。
此次北京一卡通啟動升級關聯健康碼工作,為此做了扎實的準備和努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出示健康碼,這一做法在許多城市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在相關實踐過程中,一些城市創新性地推進個人健康碼與乘車碼等“多碼合一”措施。北京正是借鑒了多地“多碼合一、一碼通乘”的做法,充分考慮本地用戶的實際情況,實現實體卡和乘車碼都能與健康碼信息自動關聯,最大限度方便乘客需要,實現更加安全、便捷、健康的出行。同時,為了服務養老助殘卡、民政一卡通持卡人乘車,有關部門已經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刷卡同步查驗核酸檢測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障乘車環境的安全健康,防止社會面病例引發聚集性疫情,一些城市要求乘客除必須全程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外,還要出示本人健康碼及核酸檢測結果。乘客要在健康碼、行程卡和乘車碼等不同界面間來回切換,一旦遇到網絡信號不佳或手機性能下降,就可能出現影響出行效率及乘車秩序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亮碼問題已經變成一個事關群眾出行的不大不小的痛點問題。
此次,北京市有關部門針對影響出行效率的難題,通過“無感查驗”等新的防控舉措,有效改善了群眾的出行體驗。在疫情防控的力度中體現民生關懷,通過“無感”的防控舉措,帶給廣大市民群眾“有感”的溫度,這種做法值得提倡。
啟動并逐漸推廣健康碼與乘車卡(碼)自動同步校驗,不單可以提升出行效率。健康碼、核酸結果等核驗工作,如果主要依靠人工,不僅檢查效率低,相關工作人員感染風險較高,且極易在有關單位引發聚集性疫情。實行健康碼與乘車卡自動同步校驗,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基層防疫工作減負,并有效防止健康碼等截屏造假情況的發生。另外,設備通行數據可匯集至大數據平臺,有利于流調工作的精準展開,有利于織密筑牢首都疫情防控網。
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北京已連續七天新增病例數明顯下降,連續兩天無新增社會面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形勢穩中向好。當前要繼續推進動態清零行動,不給病毒可乘之機,同時要以科技賦能疫情防控,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通過不懈的努力,通過更多“無感”的防控舉措,帶給廣大市民群眾更多“有感”的溫度,形成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戰的有利局面,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