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黃河源頭湖泊面積明顯增大
“通過多年努力,‘十三五’時期,三江源腹地的果洛州生態環境惡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使三江源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長洛珠南杰28日在青海西寧表示,其中三江源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黃河源頭扎陵湖、鄂陵湖水體面積分別增大74.6和117.4平方公里,三江源黃河園區再現“千湖美景”。
果洛州地處長江、黃河源頭地區、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三江源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濕地類型最豐富的地區,是獨特的生物基因種質資源生態圈之一,也是重要的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物多樣性高度集中區,生態安全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洛珠南杰介紹,通過多年努力,“十三五”時期,三江源腹地的果洛州生態環境惡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使三江源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
“十三五”以來,果洛州累計投入43.55億元,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二期工程,共治理黑土灘125萬畝、沙漠化防治95.71萬畝、封山育林198.29萬畝,沼澤濕地保護111.91萬畝,完成禁(休)牧面積9230.44萬畝。同時,三江源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黃河源頭扎陵湖、鄂陵湖面積分別增大74.6和117.4平方公里,全州濕地面積增加104平方公里,湖泊數量增加到5050個,三江源再現“千湖美景”。
“我們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為牽引,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新模式,有效解決了自然資源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并探索實行生態補償與保護效益掛鉤機制,生態補獎政策的導向效應逐步凸顯。”洛珠南杰說。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齊銘表示,“十三五”是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執法督察尺度之嚴、環境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民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黃河源頭別致冬景 星空湖泊幽靜如畫
寒冬時節,被譽為“千湖美景”的黃河源頭——瑪多縣景色幽靜如畫,冬格措納湖的夜空令人陶醉。這里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是三江源保護區核心腹地。[詳細] -
【探尋黃河之美】黃河源頭:地綠、水藍、人增收
2005年,國家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拉開帷幕。瑪多縣也從2003年開始實施大規模退牧還草及生態移民工程,開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詳細] -
黃河源頭共治理退化草地77.4萬畝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通過一系列舉措,使黃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其中共治理退化草地77.4萬畝,濕地保護10萬畝,修建防洪護岸7.48公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