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頭共治理退化草地77.4萬畝
記者11日從青海省瑪多縣委宣傳部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通過一系列舉措,使黃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其中共治理退化草地77.4萬畝,濕地保護10萬畝,修建防洪護岸7.48公里。
瑪多,藏語意思為“黃河源頭”,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縣城,海拔4000多米,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亦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屏障。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根據青海省發改委《關于限期拆除瑪多縣黃河源水電站的通知》要求,開展《瑪多縣黃河源水電站拆除工程實施方案》《黃河源水電站拆除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報告》和《黃河源水電站拆除工程生態恢復治理實施方案》等前期工作并通過專家組審查論證。
目前,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已委托中國水利水電規劃總院對黃河源水電站拆除事宜進行綜合評估。針對黃委會反饋黃河干流違規建設橋梁和省河湖長辦反饋涉河違規建設項目問題中,涉及瑪多縣2項“四亂”問題,已完成1項,另1項將在近期整改完成。
與此同時,統籌實施了黃河干流防洪工程、扎陵湖-鄂陵湖濕地恢復修復項目、黃河源區湖泊群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水源地保護、三江源二期等重點項目,共治理退化草地77.4萬畝,濕地保護10萬畝,修建防洪護岸7.48公里。
“瑪多縣域生態功能已從‘基本穩定’向‘輕微變好’轉變,2019年該省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中瑪多位列青海省6個‘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縣之一,黃河源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管護目標正在逐步實現?!比磭夜珗@黃河源園區國家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瑪多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河湖長制,將瑪多縣959條河、5849個湖按區域流域劃分為13個片區,編制完成一河(湖)一策實施方案和一河(湖)一檔。充分發揮全縣3042名生態管護員隊伍的優勢,構建了以黨建為統領的“六位一體”網格化管理與河湖長制工作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縣鄉村三級河湖長累計開展巡河巡湖840余次。
監測顯示,黃河源頭扎陵湖-鄂陵湖和黃河出境水質均達到國家Ⅱ類或優于Ⅱ類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黃河源頭:垃圾越來越少 生態越來越好
“曾經的美景又回來了?!睆那嗪J」宀刈遄灾沃莠敹嗫h城出發至海拔4600米的黃河源頭牛頭碑,生態管護員肉多帶著編織袋一邊巡視一邊說,如今草多了,垃圾少了,水里的魚也回來了。[詳細] -
黃河源頭青?,敹嗫h多措施走出生態環境保護“新路子”
目前,瑪多縣全面落實生態管護“一戶一崗”政策,進一步加強對3042名生態管護員的管理、培訓、考核、獎懲,持續深入推進“六位一體”網格化管理,著力打造“六位一體”生態管護新模式,有效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生根,促進瑪多生...[詳細] -
航拍黃河源頭星星海 色彩斑斕似調色板
7月29日,在黃河源頭瑪多縣星星海,無數湖泊宛如天上繁星,呈現出奇異景色,色彩斑斕似調色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