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生態生產生活的和諧篇章
玉樹生態大寫意。
保護站附近正在覓食的藏羚羊。
水草豐茂的三江源頭。洪玉杰 攝
初春,晨曦的陽光剛透露出光芒,站在青海玉樹當代山舉目四望:江山清絕,美輪美奐。奔流的巴塘河,把沉痛埋向歷史深處,也把綠色江源的夢想激蕩在雪域高原天空;千年的唐蕃古道、修復如初的古跡,已經重新煥發出昔日的光彩,傾訴著“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滄海桑田。
誠然,從綠色發展的意義上講,玉樹就是青海的一個縮影。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將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的囑托,玉樹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承載著保護“中華水塔”重任的玉樹,作為資源富集的民族地區,極其脆弱的生態環境加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經濟發展滯后,產業結構單一,生態保護與建設迫在眉睫。回眸玉樹的生態保護與建設歷程,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舉足輕重”,玉樹立足獨特的生態區位優勢,始終牢記對全國生態安全肩負的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用綠色感恩,用生態報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精心構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數據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力的說明。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3.2%提高到了2019年的3.97%;2010年至2019年累計實施荒漠化和黑土灘治理面積30.9萬公頃,尤其是2013年后,玉樹設立探礦權全部停止,所有規劃內的水電開發項目全面叫停,歷史遺留過采區生態修復深入推進。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將玉樹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精神轉化為“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實際行動,把三江源生態保護作為最大的政治堅守好、最大的責任擔當好、最大的民生保障好,這成為玉樹人民一個永遠的主題。
我們看到,在黨的十九大期間,玉樹“最美童心生態項鏈”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有3個孩子,他們把塑料袋等垃圾塞進空的飲料瓶中,再將飲料瓶串成一串掛在身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玉樹已經深入人心,就算是小孩子也知道要保護草原,愛護環境。
我們看到,瀾滄江畔的年都村通過“野生動物+科學家+科技+農牧民”微治理試點的創新成效,通過鼓勵支持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輸出等形式參與特許經營,通過生態體驗、自然觀察、溯源母親河、極限徒步體驗等活動,積極探索國家公園生態體驗與自然教育新模式。
我們看到,三江源生態法庭正式掛牌成立。落實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和“三審合一”制度,回應三江源生態地區司法保護的需求,集中管轄三江源地區涉及生態保護審判、民刑事訴訟案件,包括涉及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案件、氣候變化引發的案件,各類生態資源損害賠償訴訟案件等。
我們看到,垃圾分類減量無害化處理模式在推廣。以雜多縣為例,根據生活垃圾的組成、利用價值以及環境影響等實施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實現“垃圾不落地,出門就分類……”
十年轉折,十年蝶變。如今,玉樹已有1.8萬人走上生態公益性崗位。 水源涵養功能有所提升、濕地面積有所擴大、江河徑流量有所增加、植被覆蓋度有所提高、野生動物種群有所恢復、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這一系列成績意味著經過堅持不懈地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工程,這里呈現出了“增水、增草、增鳥、增收入、增和諧”的“五增”現象,玉樹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理念下,玉樹切實擔負起實施“生態立州”戰略、建設“生態玉樹”的歷史重任,充分發揮指導、組織、協調和督導職能,充分發揮各族群眾的主體作用,切實加強草原、森林、荒漠、濕地與河湖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建立新型綠色績效考評制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加以落實。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玉樹在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路上探索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玉樹模式”,青山、綠水、藍天、白云、草原、牛羊,在感恩奮進的路上,新玉樹從未停息、從未放棄,正一步步向綠色要“發展紅利”的方向邁進。正如玉樹州委書記吳德軍所講:“不遺余力、全力以赴、義不容辭地保護生態環境是玉樹亙古不變的責任和使命。當三江源今天和明天的發展藍圖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玉樹各族干部群眾正在同知、同感、同奮進,更好地從生態脆弱的窘境中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成功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海拔最高機場正式進入“5G+智慧機場”時代
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移動公司的溝通協調,著力提升機場5G網絡體驗,保證5G網絡在機場能夠得到廣泛使用,讓廣大旅客切身感受到5G帶來的無限驚喜,也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體驗。[詳細] -
青海省玉樹州:順利脫貧摘帽 堅守“源頭責任”
2019年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稱多縣順利退出深度貧困縣;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4個貧困縣達到脫貧摘帽退出標準。[詳細] -
極地江源脫貧突圍的強勁脈搏——脫貧攻堅的青海曲麻萊探索
“黃河正源”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所有特征,這里既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核心區,又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沿著昔日百萬牲畜大縣曲麻萊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足印,記者切身感受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