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州:順利脫貧摘帽 堅守“源頭責任”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才讓太作政府工作報告。 包利英 攝
“與2015年比,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從2970元上升到5200元以上。”26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才讓太在該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2019年該州玉樹市、稱多縣順利退出深度貧困縣;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4個貧困縣達到脫貧摘帽退出標準。
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于此,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覆蓋全境。該州轄玉樹市、稱多縣、囊謙縣、雜多縣、治多縣、曲麻萊縣六市(縣),全州藏族人口占98.53%。
才讓太介紹,2019年全州緊盯脫貧攻堅目標,完成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設置生態公益管護崗位、打造特色種畜品牌,各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分紅收益增長;實施光伏扶貧、集體經濟破零和到戶補貼等產業扶貧項目;建設自然村通達、縣鄉道改造、橋梁、林區道路等項目,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鞏固提升飲水安全。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現場。 包利英 攝
“我們通過‘雨露計劃’‘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工程’等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組織招聘專項活動。”才讓太稱,除了幫助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州政府積極爭取貸款,借力北京對口支援,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資金及扶貧項目。
同時,州政府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持續實施控輟保學、異地辦學計劃;實施大病、重度殘疾救助及困難家庭補貼。目前,該州異地生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占總數的近六成,貧困人口家庭醫生“雙簽約”和履約率均達100%。
此外,該州堅守“源頭責任”,在保證脫貧工作的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園區基礎設施和生態修復項目,加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科學規范管理,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在長江源頭沱沱河、楚瑪爾河和通天河段開展漁業環境資源監測和魚種資源保護等工作,促進大江大河干流水質整體穩步提升。
才讓太表示,今年將繼續補齊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扶貧產業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加快實施牦牛和青稞有機種植養殖加工、光伏扶貧項目、民族手工藝、特色鄉村旅游等扶持計劃,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打造全產業鏈條、電商平臺營銷等綜合措施,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持續增收。
“今年,我們還將充分發揮地方各級政府職能,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退牧還草和文化旅游提升等園區項目,同時探索創造更多的水生態產品,打造三江源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力做好國家公園正式掛牌各項籌備工作。”才讓太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極地江源脫貧突圍的強勁脈搏——脫貧攻堅的青海曲麻萊探索
“黃河正源”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所有特征,這里既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核心區,又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沿著昔日百萬牲畜大縣曲麻萊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足印,記者切身感受到...[詳細] -
青海省玉樹市脫貧攻堅多措并舉 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400元
青海省第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16日舉行,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副市長金官布介紹,玉樹市通過采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427.59元。[詳細] -
青海省玉樹州:扶貧百花齊放 百姓心花怒放
青海玉樹,地處高寒邊遠的青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差、產業發展水平低下、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