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投資目標超額完成
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8日消息,2019年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投資目標超額完成。
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之源”,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和生物種質資源庫。
截至2019年12月底,青海省全年共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項目投資9.5億元人民幣,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06%,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三江源地區全年主要實施了黑土灘治理66萬畝,人工喬灌造林4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控2999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控83萬畝,沙漠化土地防治28萬畝,濕地保護117萬畝等工程。
根據生態監測結果顯示,三江源植被生產力及質量變好,牧草產量較近十年平均量偏高,灌木林蓋度比上年增長1.07%、高度比上年增長0.61厘米、生物量比上年增長8.07克/平方米,沙化土地植被蓋度較上年平均增長0.76%,濕地植被蓋度較上年平均增長0.9%,三江源區地表水資源量與多年平均相比增加了42.5%,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Ⅱ類水質標準,地表水水環境質量狀況為優。雪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增長態勢,區域生態狀況穩步向好,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初顯
自2005年啟動實施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以來,“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近212億元,先后實施三大類30項工程。[詳細] -
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31項任務全部完成
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生態保護和恢復成效日益顯現,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生態功能不斷強化,水源涵養量平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度提高11%以上,產草量提高30%以上。[詳細] -
青海三江源募集資金將建設千畝生態公益林
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7日對外發布消息稱,該基金會攜手多方力量,募集資金1900萬元人民幣,將在青海三江源地區建設千畝生態公益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