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由中央統戰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主辦,四川省委統戰部協辦,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承辦的2024“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大型公益活動成功舉辦。活動期間,800余名醫療專家深入甘孜州的18個市縣,開展了包括義診巡診、疾病篩查、手術救助、帶教查房、愛心捐贈、學術講座和百姓健康科普等形式多樣的健康幫扶活動。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胡暢便是醫療專家團中的一員。溫潤儒雅、笑容明朗,是人們見到胡暢的第一印象。義診活動期間,他精湛的醫術、對待患者及志愿者的關懷和耐心、對前沿醫療科技的不懈探索和對公益活動的熱忱,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為胡暢接受中國西藏網記者采訪 攝影:周晴晴
三次結緣“同心” 共鑄公益力量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同心’公益活動,前兩次是在西藏昌都和江西婺源的健康幫扶活動。”這一次參加2024“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公益活動,胡暢來到了甘孜州白玉縣,還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北京醫療專家團紅十三團執行團長。逐步深入的參與,也讓他對于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同心基金會”)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對“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有了更切身的認識。
據胡暢介紹,他所在的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多年來致力于先心病、尤其是復雜先心病救治工作,與同心基金會開展合作已經有十余年了,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基金會組織的公益活動,雙方協作,在篩查出符合手術條件的先心病患兒后,接回北京提供免費治療。
圖為胡暢為患者做檢查 攝影:周晴晴
談及對“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的看法,胡暢很有感觸,“自2008年發起以來,‘同心’這個公益項目已經走過十六年了。組委會把這個項目做得非常好,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我理解有兩層含義,一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同心協力,共同為我國的健康事業盡一份心力;再就是這個活動聚集全國各地醫療專家,匯成一個巨大的能量火球,并將這份光熱傳遞到全國各地,尤其是邊疆和民族地區。”
實地探訪 更全面了解患者情況
7月6日傍晚,歷經一整天的奔波后,胡暢所在的“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白玉縣醫療專家團抵達白玉縣城。在接下來七天的幫扶活動中,胡暢先后在白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縣人民醫院、昌臺片區阿察鎮、河坡鄉中心小學等地義診,并在縣人民醫院為到場的當地醫護人員和消防隊員開展了一場以血管外科為主題的健康科普講座。活動期間,一聲聲道謝,一條條哈達,一張張笑臉,道不盡的是患者們的感激,凝結的是胡暢與甘孜白玉再也割舍不斷的情感聯結。“在街頭和群眾相遇,他們知道我們是北京過來的義診醫生,很歡迎我們,會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讓人覺得很溫暖。”
圖為胡暢為患者做影像檢查 攝影:徐應東
得知有北京專家開設免費義診,很多患者一大早就到義診點排隊等待掛號。最多的時候,一位醫生一天的義診量能達到上百人次。通過與大量患者的深入交流,胡暢對骨關節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當地常見疾病及發病機理也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在認真診斷過后,除了開具對癥藥物,他還會耐心細致地為患者提供健康保養的建議。即便因為語言不通的問題,需要借助翻譯志愿者來與患者進行溝通,可他從未表現出一絲的不耐煩,始終微笑面對患者。
圖為胡暢開展健康科普講座 攝影:周晴晴
從北京到白玉,這次跨越了兩千余公里的健康幫扶活動,讓胡暢受益匪淺。“我們只有親身走近患者,來到他們生活的地方,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患者的生活環境和不同地區的醫療資源狀況,就能更有針對性地滿足他們的醫療訴求。”
走出醫院 希望能救助更多的病人
除了“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外,胡暢也曾深入貴州、云南等省市,多次參與由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或其他有關機構組織的公益醫療行動。談及因何開始參與公益,他說最初是因為善意的感召。“看到像‘同心’這樣的平臺,匯聚起專家們的力量,去做一件這么有意義的事情,有機會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我感覺非常榮幸。作為一名醫生,我們更多的時間是在醫院坐診,能診斷的病人數量是有限的。通過更大的平臺,不僅可以深入不同地區救治病人,還可以將北京最新的醫療理念和醫療技術帶到不同地區的醫療機構,從而間接幫助更多的病人。”
圖為胡暢帶教當地醫護人員 攝影:周晴晴
此次活動接診的患者中,讓胡暢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59歲的患者。這名患者于二十年前不幸遭遇車禍,導致全身包括脊柱、肋骨、肩胛骨、鎖骨處多發骨折。由于當年沒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留下了很多陳舊性病癥。二十年過去,得知有北京醫生來白玉義診,便趕到現場求醫。“交流當中,我能夠感受到患者想要積極治療,可是因為時間過去太久,很難用創傷小的方式來治愈,治療風險也很大。希望通過我們的活動,能夠影響到更多的老百姓,讓他們知道,有任何疾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還會加重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這位患者的經歷讓胡暢唏噓不已,也堅定了他繼續開展百姓健康科普的腳步。
圖為胡暢為患者講解病情 攝影:周晴晴
7月13日中午,圓滿完成白玉義診活動的北京醫療專家們踏上了返京的旅程,再次來到格薩爾機場。結束了為期一周的高強度義診工作,專家們此時忘卻了缺氧、辛苦和勞累,滿懷著收獲與不舍和甘孜告別。交談間,記者問胡暢,“胡院長,日后再有醫療活動來白玉,您還愿意來嗎?”他的回答不假思索,“當然愿意啦,白玉人民的淳樸和熱情,我永遠也忘不了。”(中國西藏網 記者/周晴晴)
圖為胡暢作“同心·共鑄中國心”甘孜行白玉縣義診工作總結報告 攝影:周晴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