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為進一步做好西藏重度骨質疏松患者醫療保障工作,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西藏自治區醫保局已在2023年將重度骨質疏松疾病納入門診特殊病種管理。1月6日至9日,政協第十二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期間,來自醫藥衛生界的政協委員圍繞高原人群骨骼健康建言獻策。
圖為醫藥衛生界的政協委員參加分組討論 攝影:次旦拉姆
西藏醫藥衛生界政協委員黃奇是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他認為,高原的特殊地理環境可能導致骨密度降低、骨微結構改變和骨強度減弱等病理損傷;此外,高原地區人群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因此,高原人群面臨較高的骨質疏松疾病風險。
黃奇表示,經過對高原人群骨質疏松診療現狀的研究發現:高原人群骨質疏松癥就診人數逐年增加,并且各方面對骨質疏松癥的重視程度不足。對此,黃奇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骨質疏松疾病診療培訓及骨密度檢測質量控制。建議衛生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提高對骨質疏松疾病診療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在“1+7”醫院的引領下,擴大對區縣級二級以上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優化布局??平ㄔO,完善骨密度檢測基礎設備配置,并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逐步建立規范的骨密度檢測質控體系。以此規范骨質疏松患者的診治流程,加強對患者實施全面健康管理及相關數據材料整合,為骨質疏松疾病防治提供良好基礎。
二是促進高原醫學研究的發展。建議科技部門加大對高原骨質疏松癥相關臨床科研的支持,推動高原醫學研究的高質量發展。建議醫療機構建立基于骨質疏松疾病的隊列研究數據庫和專病數據庫,以促進高原骨質疏松疾病臨床研究,改善臨床決策,提升專病認識及科研深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以人才聚集和基礎建設完善的科研及臨床機構為牽頭單位,統籌區內醫院與區外醫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交流合作,基于信息化建設平臺,研究開發適宜的平臺系統,推進建設西藏共享共用的多中心骨質疏松專病數據庫。實現數據集成與管理統一化、同質化,開放共享,深化專病研究質量、促進學科研究高質量發展。
三是加強針對骨質疏松癥的健康教育和宣傳。骨質疏松疾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醫患雙方的共同重視。建議宣傳部門和醫療機構加強對大眾群體的健康教育,特別是關于骨質疏松癥的知識普及。(中國西藏網 記者/次旦拉姆 王佳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