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政協第十二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報告中顯示,新一屆西藏政協委員在過去一年圍繞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提案227件,占提案總數的72.76%,在所有提案類型中占比最高。在政協第十二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期間,“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同樣是政協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圖為政協第十二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 攝影:王佳豪
政協委員韓宇認為,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特色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區域發展空間布局持續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在參加工商聯界分組討論時,他還結合日常工作實際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與民營企業聯系,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各級政府在推進重大項目過程中,應增加本地企業的“參與感”;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激發民營企業活力等建議。
圖為政協第十二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工商聯界分組討論 攝影:王佳豪
政協委員權正秋認為,川藏鐵路建成后,西藏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必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更好地釋放西藏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紅利,更好地推動西藏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他介紹,近兩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搶抓機遇,主動研究謀劃,加大調查研究力度,為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參考。根據調研結果他建議,應立足川藏兩地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重點合作。例如: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協助、共同建設產業園區、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
資料圖:在拉林鐵路上行駛的復興號列車
農牧產業是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協委員張海波認為,促進農牧產業振興,必須落實產業幫扶政策。這需要多部門聯動,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接續推動農牧產業提質增效,更多更好惠及農牧民。他建議,應持續加大農牧產業要素配置、農牧產業資金投入、農牧產業配套服務安排。
資料圖:阿里地區措勤縣牧民驅趕著紫絨山羊群前往扎日南木錯湖邊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西藏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西藏發展數字經濟擁有著氣候、基礎、低成本轉換、地緣等諸多優勢。
面對目前西藏出臺電價優惠及補貼政策,落實0.25元/度優惠電價,將西藏自然資源稟賦完美轉換為商業競爭力等諸多利好。政協委員蔣寧建議,積極推動拉薩國際數字經濟園區建設,整合西藏大數據中心、西藏大數據局、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及國內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企業入駐大數據中心園區,以求建成國際一流的產業集聚地;積極與國內外知名GPU廠家合作,推動生態客戶落地拉薩,做大拉薩算力樞紐。
資料圖: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拉薩高峰論壇“數字橋梁跨越喜馬拉雅”精品主題展
政協委員貢布多吉則圍繞加快布局應用新型基礎設施,服務新型工業化建設全過程,提出了強化對5G融合應用的宣傳引導和政策支持,促進“5G+”行業應用供需對接,通過打通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堵點,連通產業鏈、價值鏈,進一步推進數字技術與西藏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建議。
政協委員趙望俞在聽取同界別政協委員的發言后,深感銀行發展數字金融,對更為有效規避風險、更加精準服務企業、更深層次促進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他表示,在今后履職過程中,將加大對數字金融等的調研力度,爭取早日形成建議或提案。(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王佳豪 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