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工布江達縣結巴村:生態旅游“火起來” 群眾腰包“鼓”起來
巴松錯景區是西藏首個自然風景類國家5A級旅游景區。獨具原始工布風情的結巴村,就位于巴松錯景區內。多年來,結巴村村民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立足良好生態發展旅游產業,走上了新的致富路。
占堆家庭旅館于2008年正式營業,這是結巴村第三家家庭旅館。其加次旦于2012年從父親占堆手中接管旅館,當時的房間沒有獨立的衛生間,設施條件并不完善。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這幾年其加次旦逐步將房間翻新改造,在提升旅館品質的同時,大大增加了客流量。
開辦家庭旅館,不僅讓其加次旦的生活蒸蒸日上,也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說:“家里有兩棟房子,目前11個標間都帶獨立衛生間。游客比較多的時候,每天能收入1000元左右。下一步,我計劃把旅館改為兩層,這樣既能增加房間數量,也可以多賺點錢?!?/p>
近年來,工布江達縣政府依托景區優勢,鼓勵當地群眾打造精品民宿,在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的同時,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結巴村村民次仁德吉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開辦了瑪尼石民宿。
瑪尼石民宿集住宿和特色餐飲為一體,讓游客在領略當地風土人情的同時,也能體驗到淳樸自然、自得其樂的生活狀態。
次仁德吉說:“2018年,我從銀行貸款100萬元,政府貼息10萬元,自籌60萬元,建起了瑪尼石民宿,2019年5月開始運營。到今年春節,客人慢慢多了起來,能達到80%的滿房率,生意挺好的。”
對于沒有開辦民宿的村民來說,在家門口找份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結巴村村民路路就是其中之一。路路所在的倉央民宿是全村開辦最早的一家民宿。該民宿是2018年由廣東省進藏創業團隊通過村里的家庭旅館改造而成的,自倉央民宿開始營業,路路和同村的兩位村民就在這里打工。
路路告訴記者:“我是2018年來這上班的,每個月收入有5000多元,工作也不是很辛苦。我家就在附近,有活的時候就過來干活,沒活的時候就回家休息?!?/p>
近年來,結巴村村民開始改變思想觀念,不斷改善硬件、提升軟件,家庭旅館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隨著巴松錯景區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旅游設施的不斷完善,眾多游客慕名而來,結巴村的旅游業發展得越來越紅火。游客周女士說:“我是跟弟弟過來旅游的,結巴村的民宿搞得不錯,環境很好,房間特別整潔,景色也很美,住在這里非常舒心?!?/p>
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讓結巴村面貌煥然一新。結巴村共計147戶,其中48戶都在經營民宿或家庭旅館。據了解,僅今年1至3月,全村實現旅游收入150余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最靚底色
鄉村生態資源只利用不保護,坐吃山空不行;如果單單守著綠水青山,不會科學利用,不善永續利用,也換不來金山銀山。[詳細] -
拉薩尼木縣卡如鄉:盤活資源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
卡如鄉地處拉薩至日喀則318國道旅游線的中間,呈現出狹長谷地的地形特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