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真金白銀”建產業 解貧困戶“沒錢干不會干”窘境
2018年3月14日,甘肅平涼官方與海升集團簽訂了政企合作協議,欲依托歐盟種植技術加快當地農業現代化轉型步伐。(資料圖) 崔琳 攝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近日接受采訪時說,2018年至2019年,甘肅共落實到戶種養產業扶持資金155.6億元,共扶持貧困戶109.4萬。
為期數周的甘肅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主題采訪活動進行中,期間召開了產業開發專責工作組媒體座談會。梁仲科說,2018-2019年,甘肅依靠發展特色產業和“產業+勞務”脫貧的人口達131.45萬人,占到脫貧總人口的76.8%。
甘肅屬西部欠發達的省份,深度貧困地區主要分布在六盤山、秦巴山特困片區和涉藏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梁仲科坦言,此前一段時間,甘肅除5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外,直接投向貧困戶用于支持發展生產的資金非常少,貧困地區富民產業培育明顯滯后、基礎明顯薄弱、體系明顯不全,導致產業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
為解決上述問題,甘肅官方緊扣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現狀和特色優勢,確定了“牛羊菜果薯藥”六大扶貧產業,并針對貧困戶發展產業沒錢干、不會干等問題,出臺產業扶貧配套政策,扶貧資金精準到戶,將擴大種養規模與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構建扶貧產業體系進行有機結合。
2019年7月,航拍鏡頭中的甘肅東鄉縣大山深溝中的布楞溝村。(資料圖) 楊艷敏 攝
同時,為確保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切實用在刀刃上,在貧困戶發展扶貧產業時,要求“養見物、賣見錢”,保障資金安全和基本收益。
還采取“輕資產引進、多元化自建”等方式,甘肅75個貧困縣共引進培育龍頭企業785家,累計達到2937家,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臨夏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有“無牛羊不成家”的說法。但在過去,由于缺少資金、養殖分散,發展水平很低。兩年前,在外做牛羊生意的馬大五德決定回到家鄉辦養殖合作社,在官方精準扶貧產業貸款的幫助下,僅僅7個月,總投資450萬元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建成,如今,“東鄉手抓羊肉”業已遠銷北京等地。
組建全國首個省級農業產業扶貧產銷協會、建設安定區馬鈴薯、定遠高原夏菜2個國家級專業批發市場……得益于官方產業幫扶,甘肅初步構建起了連接產地與終端大市場的銷售網絡體系。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透露,甘肅將力爭用5年時間創建涵蓋牛羊菜果薯藥、現代種業以及地方性特色產業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個以上,推動該省實現由特色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控輟保學清零 勸返萬名學生復學以“智”脫貧
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12日表示,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甘肅以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逐縣逐校、逐戶逐生解決問題,目前,義務教育輟學現象已動態消除。 [詳細] -
甘肅強技能“慧”手腦轉移就業 百萬貧困人口活出新天地
甘肅是勞務輸出大省,每年輸轉的人數都在500萬人以上,全省71%的貧困戶務工收入超過總收入的50%。甘肅省人社廳副廳長王麗萍11日說,甘肅多措并舉推動貧困勞動力輸轉工作。[詳細] -
甘肅累計減貧550萬人 發展文化旅游“用美麗戰勝貧困”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在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截至2019年底,甘肅累計減貧550萬人,75個貧困縣已摘帽67個,涉藏州縣實現整體脫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