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政兜底保障脫貧攻堅扎實有力 農村低保標準五年間提高一倍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7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西藏各級民政部門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救助標準:城市低保標準從2015年每人每月590元提高至2020年每人每月847元,增長43.5%;農村低保標準從2015年每人每年2350元提高至2020年每人每年4713元,增長100.5%;2020年集中供養和城市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13213元,農村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7070元;從2020年1月1日起,集中收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二類區由每人每月1000元調整為1059元,三類區由每人每月1200元調整為1271元,四類區由每人每月1350元調整為1430元。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饒邊疆介紹,自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各級民政部門扎實推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完成了民政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各項任務。“截至今年9月底,全區共有153564名城鄉低保對象,13722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全區各級民政部門共實施包括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臨時救助17454人次,累計支出救助資金4815.51萬元,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截至目前,西藏共有80個養老機構(含老年護理院、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社會福利院等)、11個兒童福利機構,2015年底,分別實現有意愿特困對象集中供養率、孤兒集中收養率達100%的目標。
區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楊曉蓉說,自西藏2015年在全國率先實現“雙集中”兩個“100%”目標后,相關部門多措并舉,持續提高集中供養、收養水平。“‘十三五’期間,西藏共投入民政部本級彩票公益金、自治區本級彩票公益金12116.86萬元,升級改造建成后的養老機構,更好保障集中供養(收養)群體服務需求。在安全保障方面,自2017年以來,對全區80個養老機構消防設施分期分批進行維修改造,持續開展機構安全生產月活動;今年,按照民政部安排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夯實養老機構安全生產管理。服務質量方面,圍繞民政部115項養老機構服務指標,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推進養老服務質量提升,開展機構標準化建設工作。我們每年還舉辦機構從業人員培訓班,旨在提升他們的從業技能,更好服務集中供養對象。同時,持續深化‘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集中供養對象珍惜幸福生活、增強文化自信、激發愛國熱情,筑牢其思想防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荒地變草地 帶動西藏農牧民增收致富
西藏日喀則南木林縣是典型的半農半牧區,由于生態環境脆弱,農牧業發展受到制約。近年來,當地積極開展種草活動,在改善土地荒漠化的同時,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詳細] -
智志雙扶 促進可持續脫貧
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舉措。當前全國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脫貧攻堅階段,如何進一步激發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詳細] -
西藏:全力做好決勝脫貧攻堅“后篇章”
2019年12月23日,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發布公告:西藏19個貧困縣(區)摘帽、1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至此,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