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木林縣土布加鄉門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一群小學生正圍著志愿者積極提問。
“老師,這個字怎么寫?”“這個單詞怎么讀”……面對孩子們的問題,志愿者耐心解答,細致地傳授著知識和解題思路,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鄉村教育是教育的“神經末梢”,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每到假期,孩子們放假在家,學習沒人指導,作業遇到困難只能干著急。為此,土布加鄉門嘎村駐村工作隊積極響應新時代文明實踐號召,深入了解群眾需求,組織村里的5名大學生志愿者,精心策劃并開設輔導班,為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大學生志愿者滿懷青春活力,對家鄉教育懷抱滿腔熱忱,每天,他們堅持6小時的輔導,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學科。除了檢查作業,還特別關注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互幫互助、奉獻社會的精神融入日常輔導中。
小學生德慶拉姆告訴記者:“來這里后,老師不僅輔導我們完成作業,還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特別開心。”
門嘎村黨支部書記次多介紹,村里共有111戶家庭,多數面臨孩子作業無人輔導的困境。寒假時間長,作業任務重,駐村工作隊開辦的這個輔導班,為家長和孩子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受到村民的高度評價。
自2月1日開班以來,在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動員下,輔導班的學生人數從最初的50名迅速增加到100名。針對四至六年級、初一至初三的學生,輔導班分階段提供精準的學習指導,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種子。
駐村工作隊隊長白瑪曲珍表示,這次活動實現了多方共贏。百余名學生高效完成作業,提升了學習能力;家長們得以騰出更多時間從事農活;5名大學生志愿者在服務中鍛煉了能力,厚植了家國情懷。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對接中國人民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為志愿者爭取到每人1000元的慰問金,并制作了志愿服務證書,建立起“反哺家鄉”的激勵機制。“這一實踐不僅贏得了家長們的廣泛贊譽,也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徑。下一步,門嘎村駐村工作隊將繼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指引,為鄉村教育和文化建設貢獻更多力量。”白瑪曲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