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瑪多“白珍珠”讓百姓錢袋鼓起來
圖為瑪多縣藏羊群。 瑪多縣委宣傳部 供圖
“我沒想到今年養殖藏羊的分紅比去年還多,現在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牧民更呷高興地說。
瑪多藏羊是黃河源頭瑪多縣的特產,被當地人譽為“白珍珠”。草地型藏系羊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特有品種,具有適應性強、體格大、生長發育快、羊毛品質佳等特性。瑪多藏羊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縣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生態地位突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態屏障。瑪多縣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保育區之一。
瑪多縣委宣傳部介紹,瑪多縣扎陵湖鄉日前千只藏羊集中出欄,標志著“前店后廠”的新發展模式在當地正式拉開帷幕,傳統畜牧產業發展有了新的突破,不斷推動著村集體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扎陵湖鄉以黨建引領帶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協調落實好各類產業項目資金和國家各類惠農富農強農政策,依托瑪多“三湖一碑”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的“前店后廠”產業發展新模式,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群眾配合,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守好群眾“錢袋子”、探索產業富民“新路子”。
同時,瑪多縣通過集中收購各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及牧戶出欄的藏羊進行深加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生產銷售鏈,并積極對接果洛金草原有機牦牛肉加工有限公司,商議運輸、加工、包裝、貯藏等事項,解決了運輸、屠宰、加工的后顧之憂,打響了“瑪多藏羊”品牌,不斷實現了生態畜牧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瑪多縣花石峽鎮日謝村支部書記肉多說:“現在我們合作社已經步入正軌,合作社收入和牧民的分紅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合作社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牧民們也會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遠。”
瑪多縣農牧和科技局局長桑杰才讓表示,目前,瑪多縣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體系已成功建成,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瑪多縣畜產品的全過程的查詢,還大大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追溯的畜產品比普通產品附加值高,提升了企業形象。同時帶追溯的畜牧收購價格將高于普通產品收購價格,能帶動黃河源頭農牧民增收,且增收效果明顯,即通過畜牧產業實現精準扶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將規范實施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等服務
中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約為7‰。中新網記者23日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按照相關部署,青海省將規范實施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診斷和干預服務。 [詳細] -
璀璨青海湖,“亮眼”成績單
在中國版圖上,青海形如一只向東的兔子,而青海湖就像是這只兔子的眼睛。 [詳細] -
青海省唯一的哈薩克族村“小鳥”變“雄鷹”
“過去我們就像沒有腳的小鳥,現在我們變成了草原上的雄鷹,在大柴旦安居樂業,過上了向往已久的好日子。”親身見證了馬海村翻天覆地變化的村民由衷地感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