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綜合整治 讓西藏林芝邦仲村換新顏
邦仲村位于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與林芝機場僅一墻之隔。誰都想不到曾經不起眼的邦仲村如今已是米林縣遠近聞名的邊境小康示范村了。
“毫不夸張地說,邦仲村過去就是一個大垃圾場,庭前屋后垃圾隨處可見,不小心就會踩到牲畜糞便,臭味數十米外都能聞到,進出村者無不掩鼻疾走。”村黨支部書記伍金次仁說起家鄉之前的衛生狀況直搖頭。
在伍金次仁的陪伴下,記者來到邦仲村,眼前的景象與傳說中的大相徑庭。一條條硬化的村道干凈整潔,古樹掩映下的民居樓錯落有致,屋前屋后種滿了花草,村民在新建的中心廣場拉家常、運動健身,處處透著一股鄉村特有的清新氣息。
自從開始垃圾綜合整治后,邦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里制定了由聯戶長分區域負責10到15戶家庭垃圾分類、收集、清理工作的制度,衛生不達標者,每月的衛生綜合評比既要扣分,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處罰。村“兩委”班子還從低保戶中聘用了5名保潔員和衛生監督員,每天準時清理和監督全村的衛生狀況。
“制度化管理,就像一個巨大的吸塵器,是米林縣垃圾綜合治理取得成功的關鍵。”久美次仁告訴記者,根據米林縣鄉村人口少、居住分散的特點,2014年,米林縣建立了“雙聯戶清理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轉運處理模式,實行城鄉衛生綜合治理評比和“四監督四落實”制度,經過幾年的試點、推廣,目前,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邦仲村還把村里的牛羊全部放到了不遠的山上,實現人畜分離,改善牲畜糞便隨處可見的狀況。伍金次仁說:“罰款當然不是目的,通過制度化提高村民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才是初衷。”
如今的邦仲村家家都住進了新房,成為米林縣實現人畜分離的第一村。村里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水電齊全,還修了十余里的村級公路;村里配備了3名村醫,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村民健康有了保障;全村30余名適齡兒童全部在多卡中心完小就讀,入學率達100%。這就是米林縣米林鎮邦仲村,米林縣重點打造的邊境小康示范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詳細] -
青海省四處草場成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試點
8月2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啟動首批39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蘇吉灣、河南蒙旗阿木赫、澤庫縣措日更、班瑪縣紅軍溝獲批成為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試點項目。[詳細] -
解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新時代西藏工作中如何落實“生態保護第一”?
解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新時代西藏工作中如何落實“生態保護第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