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山女兒演繹甬黔兩地情 帶頭共圓致富夢
中新網寧波9月30日電(李典 徐銘懌)當第一縷陽光撥開云霧,依山而建的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在晨光中蘇醒,“80后”姑娘李志彩也早早地出現在了公司生產車間,忙著清點貨物,安排車輛和人員準備發貨。
李志彩是當地龍發服飾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從在外打工到開設養殖場,再到創辦服飾公司,在浙江寧波寧海對口幫扶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她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更帶動了500余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李志彩告訴記者,她從小就知道家里窮,很早便開始了打工的日子。在貴陽養雞場打零工的她認識了丈夫徐海龍,兩人便辦起了養殖廠。
得益于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優惠政策,李志彩多次到寧波參加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寧海縣和晴隆縣還牽線搭橋將李志彩的貴州土雞入駐進寧波三家實體店和一些微信群。2020春節前夕,寧海通過春節年貨展銷會——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幫助李志彩的養殖場銷售1000只雞,合計15萬元。
自己脫貧了,李志彩還想帶著鄉親們脫貧。寧??h農業農村局每年都會從她那收購10多萬只雛雞,發放給貧困戶養殖,等雛雞長大后再由她負責回收銷售,賣的錢全部給貧困戶。
“大家這么幫忙,我也得使勁帶著老鄉們脫貧?!崩钪静收f,為了帶動更多老鄉就業,她又成立了龍發服飾有限公司。
2018年春節一過,龍發服飾扶貧車間便建了起來。這時寧波送來了及時雨,以龍發服飾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在小鎮三寶彝族鄉產業園里建立甬黔共建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投入800萬元用于廠房裝修和制衣設備的采購更新,還幫助牽線結對寧波北侖申洲集團,接納20名以上創業基地員工來寧波學習專業技術和管理培訓。
廠房、設備、技術有了,但創業初期仍舊困難。于是,寧海開展了訂單式定向幫扶,給李志彩送來4.6萬套工作服訂單。2019年,寧波市又投入對口幫扶資金450萬元,委托龍發服飾有限公司加工3萬套校服,免費發放給晴隆的貧困學校及貧困學生。
有了寧海的幫扶,李志彩也積極搶抓機遇,打開本地市場,把車間越做越大。除了在黔西南州跑訂單,她幾乎每個月都會到寧波對接市場拓寬銷路。
然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這里的一切。2月24日,龍發服飾有限公司得以復工。在晴隆的寧海掛職干部陳康送來了5000個口罩和10余把體溫槍,使得廠房再次運轉起來。寧??h扶貧干部還和晴隆前方幫扶工作組聯系,專門成立扶貧車間復工專班。
2月底,李志彩接到了復工后的第一個訂單:千里之外的寧海訂下2.7萬套工作服?!敖衲旮餍懈鳂I都難,但我能感覺到,大家都在想辦法幫我?!崩钪静收f,今年,寧海團縣委和寧海縣直機關工委向她定了4000件志愿者工作服。
“訂單跑來了,質量一定要保證?!币慌_電腦、幾張桌子、一間不到20平方的小小工作區內,李志彩仔細盯著每一道生產程序,嚴把質量。“如果沒有其他事情,我會在車間里面邊學習邊了解,他們每做一道工序我都會檢查。”
扶貧車間里,19歲的員工羅績一直讓李志彩牽掛著。羅績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家中留下母親和羅績四姐妹。羅績在車間的工作是操作縫紉專機,月薪達到4000多元?!皠e看她年紀小,做事很認真負責,我對她的工作非常放心?!崩钪静收f。
此外,李志彩還讓貧困大學生進入車間勤工儉學。18歲的蔡開舟是晴隆縣花貢鎮新寨村搬遷過來的移民戶,今年考上了大學,由于家里貧窮交不起學費,經老師介紹來到扶貧車間,干起了剪鉗頭的活。“這里氛圍很好,李總也很幫助我?!辈涕_舟說。
如今,龍發服飾有限公司擁有廠房面積2025平方米,員工85名,2019年年銷售額超千萬,累計帶動500余人脫貧。
談及未來,李志彩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到2021年,扶貧車間年產服裝達260萬余套,銷售收入4000萬元以上?!斑@樣,一線工人平均月收入可以達到4000元以上?!?/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