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要自覺對標“優等生”的標準
編者按
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近日結束下沉階段。連日來,各督察組聚焦問題線索,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推動督察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取得良好成效。本報將持續關注督察工作進展,繼續全程反映督察工作,推出相關報道,全方位展現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嚴謹規范、認真細致,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王珊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入下沉督察階段以來,副組長劉華帶隊先后赴山東、河南等省份,深入一線、深入企業、深入現場,共檢查中鋁集團下屬企業車間、礦山、赤泥庫等點位15個,與企業有關人員座談3次。
央企對自己的要求不應只是“及格就好”
中州鋁業是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1987年開工建設,是國內主要冶金級氧化鋁和第二大精細氧化鋁生產企業。督察過程中,像中州鋁業這種自帶行業領域技術方面的“排頭兵”基因、發展歷史悠久的下屬企業比比皆是。
為此,一路上,劉華走到哪里,就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貫徹到哪里。在與中鋁山東企業交流座談時,要求企業首先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切實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對于歷史遺留問題,不能有“新官不理舊賬”的想法,要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劉華在交流中反復強調,中鋁集團在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方面對自己的要求不應僅僅是“及格就好”,更要自覺對標“優等生”的水準,充分發揮央企的示范引領作用。
有效傳導壓力督促立行立改
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督察組既發現問題又幫助企業推動解決問題,在有效傳導壓力的同時,進一步夯實被督察對象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中鋁礦業在生產過程中共產生赤泥約5200萬立方米,分別排放在第一至五赤泥庫堆存,而中州鋁業大南爻赤泥庫周圍村莊頗多。在兩家企業赤泥堆場聽取情況介紹時,劉華了解到目前赤泥資源化利用存在困難,用作高速公路路基材料時,尚無行業標準。他建議,應當會同其他存在相關需求的企業一道,搭建與政府、高校的合作橋梁,三方加強研究,共同推動制定出臺地方行業標準,就地將赤泥變廢為寶。
實地查看中州鋁業馮營石灰石礦山時,劉華一行徒步爬上礦山頂端,當天天朗氣清,能見度很高,山風吹著每個人的衣衫不停擺動。劉華望著半山腰面積不小的非工作裸露面,問道:“你們這兒在城區的上風向還是下風向?”
“應該是在上風向,我們對礦山邊坡進行了覆蓋。”
“中間這么大的非工作面裸露在外,風大的時候,揚塵不會影響到城區居民嗎?”
“我們會定人、定時、定責馬上落實,立即對采區內裸露平臺進行全覆蓋。”
中午11時,這一裸露面就已全部覆蓋完成。中州鋁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蔣濤表示,將以本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舉一反三,認真梳理制度上的不足、管理上的漏洞和現場的問題,切實提高工作標準,加快環保升級步伐,盡早邁進行業環保“A”類企業,努力成為中鋁集團踐行綠色發展的排頭兵和地方履行央企責任的先行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