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后浙江迎大范圍高溫 局部氣溫或達40℃
中新網杭州7月20日電(記者 張煜歡)隨著“超長待機”梅雨季落下帷幕,浙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浙江省防指辦副主任、浙江省氣象局副局長王東法介紹,出梅后,浙江北部受梅雨帶南緣的影響,以間歇性高溫為主;浙西南地區多局部雷陣雨天氣,以持續性高溫為主,局部可能出現39-40℃的高溫。
據浙江省氣象臺消息,入梅以來該省平均氣溫26.2℃,比常年同期偏高0.6℃,其中6月12-18日、7月12-17日出現階段性高溫。梅汛期浙北地區35℃以上高溫日數累計3~6天,浙中南地區7~12天;最高溫出現在文成(39.2℃,7月13日)。
王東法表示,梅雨季節結束后,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浙江高溫最集中的時段,這段時間出現大范圍高溫的概率較大,特別是浙西南高溫持續時間較長;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大,極端高溫出現的可能也在增大;高溫酷暑的情況主要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
“今年上半年浙江氣溫異常偏高,下半年氣溫可能會有起伏,但全年氣溫偏高的狀況很難改變。”王東法說。
此外從常年情況來看,7月已經有不少臺風生成或登陸。但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只有2個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個登陸中國,均較歷史同期偏少。
對此王東法稱,其主要原因為2019年秋季厄爾尼諾事件發生,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西伸脊點偏西;南半球冷空氣活動偏弱,導致越赤道氣流偏弱,赤道西風位置偏西;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海平面氣壓異常偏高,不利于對流發展。
“前期臺風偏少并不表明后期臺風不活躍,夏末到秋季,隨著海溫和大氣環流的調整,形勢會發生一些變化,還是需要提早做好預防。預計夏末到秋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區域生成的臺風數接近常年,熱帶系統和臺風將逐漸活躍,強度接近常年或偏強。”王東法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